山西大同北魏墓群出土陶俑群:女乐俑服饰既有左衽又有右衽!
2022-09-21 20:0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山西大同北魏墓群出土陶俑群:女乐俑服饰既有左衽又有右衽!7件胡俑均为深目高鼻,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革带,肚臂外凸,袍边底部侧摆开叉,足蹬靴。
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21日对外发布,此前,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一个北魏墓群进行考古发掘,位于墓群中部的M113出土陶俑群。这为研究北魏平城时期丧葬文化、民族服饰等提供了新材料。其中,女乐俑服饰反映出民族融合特征。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古顺芳介绍,M113是一座长斜坡墓道的偏室土洞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封门墙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底距地表5.5米。
墓室为南高北低的拱形土洞,葬具为木质单棺,位于墓室西部,呈南北向放置。棺内人骨架腐朽严重,头向南,性别不明。
考古发掘显示,M113共出土器物51件(组),除1件镇墓俑为泥质外,其余均为泥质灰陶。其中,第一类为陶俑及模型明器,第二类为实用生活陶器。
古顺芳说,陶俑包括镇墓俑、出行仪仗俑、家居生活俑、动物俑等。
其中,出行仪仗俑有29件(组),包括骑马俑、牛车、胡俑等。7件胡俑均为深目高鼻,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革带,肚臂外凸,袍边底部侧摆开叉,足蹬靴。
家居生活俑有10件,包括女乐俑、女舞俑及劳作俑。
其中,女乐俑均为坐姿,头戴黑色风帽,顶部有“十”字形刻痕,帽与帽裙间有扎带一周,帽的后部有八字形刻痕,表示在帽的后部扎带系结,耳戴饰物。女乐俑既有身着右衽交领窄袖长襦者,也有身着左衽交领窄袖长襦者。
研究认为,M113是大同北魏平城时期常见的墓葬形制,墓中出土的镇墓俑、出行仪仗俑、家居生活俑、动物俑与模型明器等显示墓主等级较高,说明北魏平城时期不排除中上阶层也使用小型墓葬。
从出土的陶罐器形上看,M113属于北魏平城较晚阶段。女乐俑服饰既有左衽又有右衽,反映了北魏平城时期民族文化融合和服饰发展。
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21日对外发布,此前,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一个北魏墓群进行考古发掘,位于墓群中部的M113出土陶俑群。这为研究北魏平城时期丧葬文化、民族服饰等提供了新材料。其中,女乐俑服饰反映出民族融合特征。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古顺芳介绍,M113是一座长斜坡墓道的偏室土洞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封门墙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底距地表5.5米。
墓室为南高北低的拱形土洞,葬具为木质单棺,位于墓室西部,呈南北向放置。棺内人骨架腐朽严重,头向南,性别不明。
考古发掘显示,M113共出土器物51件(组),除1件镇墓俑为泥质外,其余均为泥质灰陶。其中,第一类为陶俑及模型明器,第二类为实用生活陶器。
古顺芳说,陶俑包括镇墓俑、出行仪仗俑、家居生活俑、动物俑等。
其中,出行仪仗俑有29件(组),包括骑马俑、牛车、胡俑等。7件胡俑均为深目高鼻,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革带,肚臂外凸,袍边底部侧摆开叉,足蹬靴。
家居生活俑有10件,包括女乐俑、女舞俑及劳作俑。
其中,女乐俑均为坐姿,头戴黑色风帽,顶部有“十”字形刻痕,帽与帽裙间有扎带一周,帽的后部有八字形刻痕,表示在帽的后部扎带系结,耳戴饰物。女乐俑既有身着右衽交领窄袖长襦者,也有身着左衽交领窄袖长襦者。
研究认为,M113是大同北魏平城时期常见的墓葬形制,墓中出土的镇墓俑、出行仪仗俑、家居生活俑、动物俑与模型明器等显示墓主等级较高,说明北魏平城时期不排除中上阶层也使用小型墓葬。
从出土的陶罐器形上看,M113属于北魏平城较晚阶段。女乐俑服饰既有左衽又有右衽,反映了北魏平城时期民族文化融合和服饰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 让大运河文2022-12-07
- 以恰当创意提供差异化精神体验 唤起对美的2022-12-07
- 良渚遗址玉器鸟纹频现:良渚玉器鸟立高台图符2022-12-07
- 紧贴时代脉搏 把握时代主流 铸就文艺精品2022-12-02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申遗2022-12-02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2022-11-30
- “艺海拾遗”系列非遗展演活动:精准对接需2022-11-29
- 用全新方式讲述国潮文化——河南卫视“剧2022-11-29
- 历经千百年,今朝更耐看:齐鲁大地推动非遗保护2022-11-29
- 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展现当代海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