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油料生产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2023-03-10 12:14:30 来源:环球网
油料是油脂制取工业的原料,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油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工作重点之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其中特别强调抓好油料生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带来关于“大力发展我国花生产业,提高国家粮油安全”的建议。
孙东伟认为,2022年,我国农业实现19连丰,粮食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但粮食结构不平衡。让中国“油瓶子”装中国油,迫切需要通过挖掘国内油脂油料增长潜力。
花生作为在中国种植历史长、适种范围广、种植技术成熟、加工技术领先、消费基础牢固、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油料作物,对进口大豆有很强的替补作用,应当及早列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振兴规划,从基地、育种、种植、贮运、加工全产业链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油料供应“多条腿”走路 大力发展花生产业
花生是我国传统三大油料作物之一。目前,我国花生平均亩产在250公斤左右,国产大豆平均亩产130公斤左右;出油率方面,国产花生出油率40%左右,对比大豆出油率在16.5%左右,花生的出油率约是大豆的2.5倍。按单产量、出油率简单计算,每亩花生产出食用油可替代约5亩大豆的产油量。此外,花生粕蛋白质含量高达50%,是理想的畜牧精饲料。
我国的高产花生育种近年取得了较大突破,单产走在世界前列,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的花生品种花育系列、鲁花系列平均亩产在3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超过600公斤。“在坚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大豆单产的形势下,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实现油料供应‘多条腿’走路。”孙东伟提议。
“花生产业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孙东伟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因地制宜,从“土、特、产”三个字上做大文章:“土”是乡土资源,不局限于良田,花生易生长,不与良田争耕地,在丘陵、山地、贫瘠干旱地区可广泛种植,并对土地有很强的涵养固氮作用,可有效改良土壤;“特”是特色、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和消费国,且花生营养价值高,非转基因,是中国特色优势油料作物;“产”是产业化,三大油料作物惟花生从种子、种植、加工、消费100%内循环。目前,花生产量约占国产油料1/3,但仅占我国油料总需求不足1/10,发展空间广阔。
花生的综合经济效益高,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好选择,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花生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根据种植经验,花生种植成本约为730元/亩,毛收入约2600元/亩,花生亩产种植经济效益优势明显。特别是高油酸花生,亩产比普通花生高15%-20%,种植户出售价格多0.3-0.5元/斤,每亩比普通花生增收500-700元。高油酸花生经济价值远超过普通花生品种,更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农民种植意愿强,积极性高。“花生产业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孙东伟表示。
建议加强花生产业政策支持
“小花生、大产业、重战略”。目前,花生产业存在几大发展难点,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孙东伟认为,从保证粮油安全的角度,政策层面须从战略上重视花生产业地位。
对此,他建议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制定各项政策。诸如:建立国家级花生良种培育基地、国家级花生核心产区,加快出台花生良种推广补贴、加大机械化采收作业水平等政策支持,大力推进优质花生产业规模化、专业化进程。
“事实上,目前花生良种使用率不足20%。”孙东伟坦言,花生种植农户自留自种率在80%以上,花生品种退化问题严重,制约花生单产率。花生种植存在种子投入成本大的问题,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良种推广补贴支持,提高农民使用良种增产增收效益。
孙东伟提议:在花生适宜种植地区建立核心产区,如在新疆扩种花生,发挥新疆生态资源禀赋较好的优势,扩大种植面积,推广在棉花需要换茬的土地,轮作、间作花生;加强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进新疆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牵引带动作用,让更多地区融入花生产业链。
“希望国家出台有效的政策支持,解决新疆花生对外运输的问题,并完善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此外,针对花生采收难、制约花生大面积推广的难点,孙东伟提议可加强花生采收机械的研究,使花生采收机械适应不同采收条件,加强机械采收推广规模,切实降低农民采收难度,降低采收成本。
总之,孙东伟希望通过国家的政策保障与产业化,从育种、种植、储运、加工、销售全产业补链强链,让花生产业为乡村振兴助力,提高国家粮油安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工作重点之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其中特别强调抓好油料生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带来关于“大力发展我国花生产业,提高国家粮油安全”的建议。
孙东伟认为,2022年,我国农业实现19连丰,粮食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但粮食结构不平衡。让中国“油瓶子”装中国油,迫切需要通过挖掘国内油脂油料增长潜力。
花生作为在中国种植历史长、适种范围广、种植技术成熟、加工技术领先、消费基础牢固、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油料作物,对进口大豆有很强的替补作用,应当及早列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振兴规划,从基地、育种、种植、贮运、加工全产业链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油料供应“多条腿”走路 大力发展花生产业
花生是我国传统三大油料作物之一。目前,我国花生平均亩产在250公斤左右,国产大豆平均亩产130公斤左右;出油率方面,国产花生出油率40%左右,对比大豆出油率在16.5%左右,花生的出油率约是大豆的2.5倍。按单产量、出油率简单计算,每亩花生产出食用油可替代约5亩大豆的产油量。此外,花生粕蛋白质含量高达50%,是理想的畜牧精饲料。
我国的高产花生育种近年取得了较大突破,单产走在世界前列,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的花生品种花育系列、鲁花系列平均亩产在3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可超过600公斤。“在坚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大豆单产的形势下,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实现油料供应‘多条腿’走路。”孙东伟提议。
“花生产业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孙东伟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因地制宜,从“土、特、产”三个字上做大文章:“土”是乡土资源,不局限于良田,花生易生长,不与良田争耕地,在丘陵、山地、贫瘠干旱地区可广泛种植,并对土地有很强的涵养固氮作用,可有效改良土壤;“特”是特色、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生产国和消费国,且花生营养价值高,非转基因,是中国特色优势油料作物;“产”是产业化,三大油料作物惟花生从种子、种植、加工、消费100%内循环。目前,花生产量约占国产油料1/3,但仅占我国油料总需求不足1/10,发展空间广阔。
花生的综合经济效益高,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好选择,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花生种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根据种植经验,花生种植成本约为730元/亩,毛收入约2600元/亩,花生亩产种植经济效益优势明显。特别是高油酸花生,亩产比普通花生高15%-20%,种植户出售价格多0.3-0.5元/斤,每亩比普通花生增收500-700元。高油酸花生经济价值远超过普通花生品种,更高于其他油料作物,农民种植意愿强,积极性高。“花生产业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孙东伟表示。
建议加强花生产业政策支持
“小花生、大产业、重战略”。目前,花生产业存在几大发展难点,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孙东伟认为,从保证粮油安全的角度,政策层面须从战略上重视花生产业地位。
对此,他建议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制定各项政策。诸如:建立国家级花生良种培育基地、国家级花生核心产区,加快出台花生良种推广补贴、加大机械化采收作业水平等政策支持,大力推进优质花生产业规模化、专业化进程。
“事实上,目前花生良种使用率不足20%。”孙东伟坦言,花生种植农户自留自种率在80%以上,花生品种退化问题严重,制约花生单产率。花生种植存在种子投入成本大的问题,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良种推广补贴支持,提高农民使用良种增产增收效益。
孙东伟提议:在花生适宜种植地区建立核心产区,如在新疆扩种花生,发挥新疆生态资源禀赋较好的优势,扩大种植面积,推广在棉花需要换茬的土地,轮作、间作花生;加强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进新疆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牵引带动作用,让更多地区融入花生产业链。
“希望国家出台有效的政策支持,解决新疆花生对外运输的问题,并完善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此外,针对花生采收难、制约花生大面积推广的难点,孙东伟提议可加强花生采收机械的研究,使花生采收机械适应不同采收条件,加强机械采收推广规模,切实降低农民采收难度,降低采收成本。
总之,孙东伟希望通过国家的政策保障与产业化,从育种、种植、储运、加工、销售全产业补链强链,让花生产业为乡村振兴助力,提高国家粮油安全。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大力发展油料生产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2023-03-10
- 豫东南形成轻工产业带2023-03-07
- 我国古生物学家在西藏发现距今约3.9亿年的2023-03-06
- “赏花游”成为踏春首选 旅游市场也如“春2023-03-06
- “网红局长”为家乡文旅发展带来蝴蝶效应 2023-03-06
- 广西加快构建以“一主六干五线”为骨架 实2023-03-06
- 江苏盐城: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之城 推动工业经2023-03-06
- 博物馆、美术馆的“加法” 沉浸式观展体验2023-03-06
-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一座城 实现影2023-03-06
- 公共文化场馆能够为提振消费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