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消费金融

山东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沉浸式体验展现老区新风貌

2022-11-05 13:19:2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东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沉浸式体验展现老区新风貌,打造“一景带四员”:土地入园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打造了乡村振兴“常山模式”,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孩子们在红嫂家乡旅游区参加研学活动    红嫂家乡旅游区供图

今年国庆假期,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红嫂家乡旅游区热闹非凡。不少当地游客来到景区,参加景区举办的首届影视戏剧节。首届影视戏剧节以“看演出、探剧组、赏民俗、品乡食”为主题,为游客准备了《跟着共产党走》《战地医院》《识字班》等红嫂故事沉浸情景短剧演出,在景区百年古村主街道上,还有民俗秧歌巡回演出。

近年来,红嫂家乡旅游区把保护生态环境和本地文化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乡村文化资源,不搞大拆大建,采取“以旧维旧”保护性开发模式,与传承红色文化、乡村文化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与影视拍摄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保护和开发共赢。

红嫂家乡旅游区于2008年建成,占地2000余亩。景区由“古山村”“古县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乡梦影视服务中心”“沂蒙红色写生基地”等组成,可同时接待2万名游客、1200人食宿、5部及以上影视剧同时拍摄,是一处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体验、绿色养生、影视拍摄、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

红嫂家乡旅游区所在地——沂南县常山庄村是“抗战模范村”。“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是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诞生地。近年来,红嫂家乡旅游区依托丰富红色资源,建起了由“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等红色展馆组成的爱国主义教育区,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先后有200多万名党政干部群众前来接受参观学习。

红嫂家乡旅游区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力大的产业优势,打造“一景带四员”:土地入园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打造了乡村振兴“常山模式”,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常山庄村民刘存运现为红嫂家乡旅游区的工作人员。他说,如今实现家门口就业,工作之余还能照顾家庭,收入也实现了增长,自己非常满意。

像刘存运一样,红嫂家乡旅游区周围的常山庄、张家峪子、双泉峪子、西寺堡、董家庄等村160多人,在这家景区上班就业,从事售票员、导游、酒店服务员、保安、保洁等工作,每月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此外,有近200名村民从事建筑、绿化等季节性用工,还有300多名村民在景区及周围开设了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销售等,收入均很可观。

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的新时代村庄,红嫂家乡旅游区以红色文化给百年古村注入活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40多所知名艺术院校“写生创作基地”。

红嫂家乡旅游区在景区蟠龙湖边,建起一条长300米的“沂蒙文化长廊”。把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区的红嫂、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和故事以石雕的形式展示,形成了独特的沂蒙文化展示厅,营造了“红嫂家乡,亲情沂蒙”的浓厚文化氛围,被评为“沂南十大文化符号”。

如今,沂南县文化和旅游部门和教育部门紧密配合,组成研学旅行课题开发小组,充分利用景区资源,主要由当地村民参与,开发了以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拓展为主的研学旅行课程。课程主要由“六个一”组成:穿一套八路军军装,走一段革命路;忆一段红色历史,受一次红色教育;唱一首红歌,感受一段情怀;组织一场比赛,体验一段激情;送一次军粮,支援前线;看一场实景演出,圆一个表演梦。

沂南县文化和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些年,为助力红嫂家乡旅游区发展,助推红色文化传承,当地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修建全长17公里的沂蒙生态大道,投资8000万元修建25公里的红色旅游专线,重修336省道,开设旅游专线公交,便捷的交通将红嫂家乡旅游区与周边景区连点成线,激发了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活力。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