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数码

实现农机农艺融合 以耕种“高质量”换来收获“高产量”

2023-03-10 12:43:29  来源:环球网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体会到了父老乡亲种田的艰辛和生活的贫困。因此,高考那年,我就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农业农民做点事,用知识技能提高粮食产量、减轻农民负担。从本科到完成博士学业,我始终没有离开农科。从事小麦育种30多年,我见证了我国农业育种、栽培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也感受到了农村农民日新月异的变化。

   “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增产74亿斤”“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为一名从事农业科研的全国人大代表,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些来之不易的数字、提出的新的目标,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有了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对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病虫害高发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应当急国家所急、想农民所想,从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我们团队研究世界各地种质资源的赤霉病抗病基因组成,提出以扬麦抗性背景为基础,聚合其他抗病基因,通过多组合、大群体选择,打破了赤霉病抗性和不利农艺性状的连锁,实现了抗赤霉病与高产协同遗传改良的重大突破,育成了我国首个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的高产新品种“扬麦33”。

   如何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增产增效?这不仅是摆在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也是我重点关注和思考最多的问题。

   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目前,就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来说,尽管机械化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存在良种推广示范难、农企科创能力不足、农机碎片化严重等问题。

   在我看来,要进一步突出科技引领作用。如今,每年审定的品种不少,但真正产量、抗性和品质都优秀的品种不多。因此,在育种上要改变传统的育种思维方式,打破各自为战的格局,建立协同创新联合体,针对粮食生产的共性难点,集中优势兵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选育出一批适合大面积种植的高抗高产优质粮种。

   在生产上,要突出农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协同发展方向,加快培养复合型农业技术人员,注重应用先进栽培管理技术,推广机艺融合精确耕播技术,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高种植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切实以耕种的“高质量”换来收获的“高产量”,全面增创农业发展新动能,助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