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积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2023-01-15 11:57:14 来源:环球网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说,要全面推进注册制,持续深化科创板改革,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充足的融资机会,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带动各类生产要素向创新型企业聚集。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IPO融资规模近7600亿元,再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总市值约6万亿元,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近半,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63%和52%,有效推动了科技、产业与资本循环畅通。
近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突破500家。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挂牌交易以来,科创板积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稳步发展。
资本服务科技创新
科创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是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科技创新类企业在发展前期往往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同时在一定期限内不盈利或者盈利水平较低,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在注册制改革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标准针对成熟企业制定,同样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类企业需要,不少具有发展前景的科创企业不得不在海外上市。在此背景下,科创板承担起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的重任,还承担起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使命。
“科创板上市标准弱化利润指标,强调科技创新指标,设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因素,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说。
多元包容的上市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的吸引力。数据显示,在统计的500家科创板公司中,有46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设置特殊股权架构企业、6家红筹企业和1家转板上市企业,还有高铁电气等18家已上市公司将重要子公司分拆至科创板上市。以“市值+研发成果”为核心的第五套上市标准适应性不断提升,累计支持18家创新药企业和1家器械企业上市,更好服务研发型科技企业发展。
目前,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有效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助力重要产业链稳链补链固链强链。7家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元,47家公司市值超300亿元,行业标杆企业相继涌现。共有245家科创板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分别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9%、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22%和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61%;23家科创板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4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单项冠军”产品。
推进新股估值定价改革
在科创板制度体系设计中,发行承销是重要一环。其中,新股估值定价直接关系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的切身利益,是注册制改革的难点,也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传统行业企业相比,科创企业有其自身特点,例如产品或服务的显著创新性、收入的高成长性,以及无形资产占比高、研发投入大等。基于此,科创企业在估值时也面临着缺少可比公司、缺乏可参考市场数据、常规估值方法不适用等现实问题。
注册制下,科创板建立了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机制,通过优化网下投资者结构,将询价对象限定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七类专业机构,并通过一系列机制安排,提高了这些投资者预期获配数量与金额,督促专业机构投资者提升对拟上市公司及行业的研究,加大报价约束。从申购获配情况看,2022年科创板回拨后网下发行比例中位数为63%,网下投资者申购一只新股获配金额中位数约为312万元,是核准制下获配金额的112倍,显著加大了机构报价约束。这种显著变化一定程度上促使投资者加大对新股定价的研究力度,合理估值、审慎报价。
对于新股定价的主要责任主体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科创板也设计了一系列制度安排予以约束。其一,要求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定价时重点参考网下投资者报价平均水平。其二,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促使保荐机构从过往单方面考虑发行人利益,调整为兼顾发行人与投资者利益。其三,鼓励引入发行人高管与核心员工通过专项资管计划参与战略配售,支持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国家级大基金、大型保险公司等其他战略投资者,引导其与公司未来发展“绑定”,促进理性定价。
自2019年7月科创板设立以来,新股发行估值定价整体合理,有力支持了科技公司上市融资。已上市的500家科创板公司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45倍,相比注册制之前主板平均23倍的定价水平更为市场化,创新机制发挥积极效用、实现了“一企一价”。尤其是在询价新规实施后,“抱团压价”现象显著缓解,“优企优价”进一步形成。
完善基础交易制度改革
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改革方向,科创板不断优化交易机制,吸引专业机构和长线资金流入。
科创板推动创新要素向“硬科技”企业聚集。数据显示,近九成科创板公司上市前曾获得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平均每家公司获投约9.3亿元。
专业化机构投资者积极增配科创板个股。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科创板公司基金股东持流通股比例和持仓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23%和32%。
科创板主动对接国际市场,支持境内外上市企业实现双向互通,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科创板外资合计交易金额占比逾10%,持有市值占比近4%。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科创板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安排,鼓励和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继续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持续推进包括股权激励、再融资、并购重组、询价转让、做市配套机制、发行定价机制、科创债发行等在内的多项关键制度创新;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建设,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IPO融资规模近7600亿元,再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总市值约6万亿元,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近半,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63%和52%,有效推动了科技、产业与资本循环畅通。
近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突破500家。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挂牌交易以来,科创板积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取得稳步发展。
资本服务科技创新
科创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是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科技创新类企业在发展前期往往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同时在一定期限内不盈利或者盈利水平较低,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在注册制改革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标准针对成熟企业制定,同样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类企业需要,不少具有发展前景的科创企业不得不在海外上市。在此背景下,科创板承担起满足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的重任,还承担起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使命。
“科创板上市标准弱化利润指标,强调科技创新指标,设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现金流等因素,允许符合条件的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说。
多元包容的上市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的吸引力。数据显示,在统计的500家科创板公司中,有46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设置特殊股权架构企业、6家红筹企业和1家转板上市企业,还有高铁电气等18家已上市公司将重要子公司分拆至科创板上市。以“市值+研发成果”为核心的第五套上市标准适应性不断提升,累计支持18家创新药企业和1家器械企业上市,更好服务研发型科技企业发展。
目前,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有效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助力重要产业链稳链补链固链强链。7家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元,47家公司市值超300亿元,行业标杆企业相继涌现。共有245家科创板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分别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9%、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22%和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61%;23家科创板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4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单项冠军”产品。
推进新股估值定价改革
在科创板制度体系设计中,发行承销是重要一环。其中,新股估值定价直接关系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的切身利益,是注册制改革的难点,也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传统行业企业相比,科创企业有其自身特点,例如产品或服务的显著创新性、收入的高成长性,以及无形资产占比高、研发投入大等。基于此,科创企业在估值时也面临着缺少可比公司、缺乏可参考市场数据、常规估值方法不适用等现实问题。
注册制下,科创板建立了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机制,通过优化网下投资者结构,将询价对象限定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七类专业机构,并通过一系列机制安排,提高了这些投资者预期获配数量与金额,督促专业机构投资者提升对拟上市公司及行业的研究,加大报价约束。从申购获配情况看,2022年科创板回拨后网下发行比例中位数为63%,网下投资者申购一只新股获配金额中位数约为312万元,是核准制下获配金额的112倍,显著加大了机构报价约束。这种显著变化一定程度上促使投资者加大对新股定价的研究力度,合理估值、审慎报价。
对于新股定价的主要责任主体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科创板也设计了一系列制度安排予以约束。其一,要求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定价时重点参考网下投资者报价平均水平。其二,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促使保荐机构从过往单方面考虑发行人利益,调整为兼顾发行人与投资者利益。其三,鼓励引入发行人高管与核心员工通过专项资管计划参与战略配售,支持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国家级大基金、大型保险公司等其他战略投资者,引导其与公司未来发展“绑定”,促进理性定价。
自2019年7月科创板设立以来,新股发行估值定价整体合理,有力支持了科技公司上市融资。已上市的500家科创板公司发行市盈率中位数为45倍,相比注册制之前主板平均23倍的定价水平更为市场化,创新机制发挥积极效用、实现了“一企一价”。尤其是在询价新规实施后,“抱团压价”现象显著缓解,“优企优价”进一步形成。
完善基础交易制度改革
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改革方向,科创板不断优化交易机制,吸引专业机构和长线资金流入。
科创板推动创新要素向“硬科技”企业聚集。数据显示,近九成科创板公司上市前曾获得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平均每家公司获投约9.3亿元。
专业化机构投资者积极增配科创板个股。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科创板公司基金股东持流通股比例和持仓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23%和32%。
科创板主动对接国际市场,支持境内外上市企业实现双向互通,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2022年,科创板外资合计交易金额占比逾10%,持有市值占比近4%。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科创板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安排,鼓励和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继续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持续推进包括股权激励、再融资、并购重组、询价转让、做市配套机制、发行定价机制、科创债发行等在内的多项关键制度创新;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建设,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科创板积极助力创新驱动发展2023-01-15
- 柳州:将加快螺蛳粉产业园项目建设 推动螺蛳2023-01-14
- 多政策促进我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2023-01-14
- 我国铁路迎来发展最快 最安全稳定的历史阶2023-01-14
- 国产新能源汽车让百姓跑得更远更安心2023-01-14
- 全国能源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社会发2023-01-14
- 2022我国实现国土绿化面积1亿亩既定目标2023-01-14
- 企业开发清洁能源 推动海南清洁能源占比提2023-01-13
- 图书行业在变局中开新局 提升阅读服务的品2023-01-13
- 沈阳:多举措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 建立起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