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祁连山的绿水青山
2023-01-03 13:03:28 来源:环球网
地处甘肃省西部与青海省东北部边境的祁连山磅礴壮阔,雄奇伟岸。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祁连山有着“高原冰原水库”的美誉,生态价值日益凸显。
“我们长期关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这里的绿水青山。”近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祁连山研究院院长勾晓华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祁连山环境保护工作时说。
如今,在祁连山上,地理学、生态学、草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正接力驻扎,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贡献力量。同时,祁连山上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体系也逐步完善,已建立了10个科学观测研究站,涉及荒漠、草地、冻土、森林、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勾晓华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科研人员应该有所担当、有所建树、有所贡献,守护祁连山这道绵延不绝的绿色屏障。”
摸清祁连山的生态“家底”
要保护和修复祁连山生态,让祁连山“风光无限好”,增加植被的覆盖度十分重要。但大量植被却会消耗很多水分,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祁连山的水资源应该如何分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宝庆教授说,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一种协同的发展模式,既筑牢祁连山生态屏障,又不影响水资源总量。
张宝庆介绍,冰川、地表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构成了祁连山丰富的水资源,祁连山区拥有2684条现代冰川,多年来平均出山径流量达138.05亿立方米,山体中上部年均降水量达400—500毫米。基于水资源的极端重要性,研究人员用10年时间建立起了祁连山土壤水分观测网络,对既有积雪又有冰川冻土的高寒山区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填补科学研究空白。
同样是“摸清家底”,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立勋团队关注的重点则是祁连山的物种多样性。他们监测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物种和种群动态变化,并开发了“觅踪”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平台(V1版),平台包括丰富多彩的野生动物图像、视频、鸣叫声等数据。
自2017年开始,张立勋团队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在祁连山地区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和红外线相机监测研究。张立勋介绍,监测调查显示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旗舰动物雪豹有280—300只,但数量与历史最好时期还有差距。可喜的是,监测发现,近10年来在祁连山西端的甘肃省肃北县盐池湾、酒泉市阿克塞县苏干湖等黑颈鹤繁殖栖息地,黑颈鹤种群数量增加了近20%。
力争让冻土和植被固碳减碳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祁连山的多年冻土表现出剧烈的退化状态。研究人员介绍,多年冻土区存储的大量有机碳会在冻土退化后暴露出来,加速微生物的分解,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同时,冻土退化过程中形成的热融滑塌地貌,会导致地表土壤养分减少,影响植被生长。
为监测多年冻土变化的情况,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牟翠翠教授团队在祁连山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通过深度从20米到150米不等的钻孔监测冻土温度并采集冻土岩芯样品,利用遥感
数据观测地表冻融沉陷程度,借助无人机观测多年冻土退化形成的热融滑塌和地貌演化……
“高寒地区植被固碳能力有限,如何保证冻土中的碳不分解释放成为碳源,也是我们的重要研究课题。”牟翠翠团队通过野外监测和室内实验,厘清了多年冻土升温和快速崩塌过程影响碳释放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我们研究冻土的固碳能力,是为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下一步,我们还要对祁连山多年冻土区的固碳能力进行评估,为沿线省份调控碳排放提供参考;对热融滑塌和冻融泥流灾害进行预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牟翠翠说。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赵传燕则重点关注了祁连山地区林地、灌丛、草地等不同植物类型的碳汇功能,通过获取观测数据、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不同植物及其不同面积配比对“双碳”的贡献。
“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我们研究林地、灌丛和草地的面积配比以便发现如何更好地固碳增汇,给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撑。”赵传燕说。
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祁连山分布着不连续的草地绿洲,而绿洲的健康直接关系着祁连山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祁连山区的高质量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在位于祁连山绿洲核心区的甘肃省临泽县创建了草地农业试验站。曾经有一段时间,祁连山区牧草供给和家畜需求不平衡,造成草原退化严重,狼毒、醉马草等毒害草随处可见。为了解决草原退化问题,任继周院士提出了季节畜牧业的理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则建立了农牧耦合修复草原生态的模式。
如今,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侯扶江教授团队接过了祁连山绿洲生态保护的“接力棒”,欲将临泽草地农业试验站打造成一个草畜互作、农牧耦合的科研教学基地,“草地农业怎么做最有利于生态保护,最有利于生产效益提高,最有利于农牧民增收,还有一系列的理论、模式和技术问题需要我们下功夫解决。”侯扶江说。
2018年底,在综合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勾晓华等10位兰州大学教授联名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省政府、青海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民”治理模式,促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的建议》,提出了实施“生态民”治理模式、“社区共管”机制等建议。
“祁连山国家公园有几万平方公里,只靠政府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要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实现‘社区共管’,把牧民、农民纳入保护力量,因为他们非常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专家表示,祁连山的原住居民有非常好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保护中要充分传承原住居民的传统生态自然观,把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公园的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我们长期关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这里的绿水青山。”近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祁连山研究院院长勾晓华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祁连山环境保护工作时说。
如今,在祁连山上,地理学、生态学、草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正接力驻扎,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贡献力量。同时,祁连山上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体系也逐步完善,已建立了10个科学观测研究站,涉及荒漠、草地、冻土、森林、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勾晓华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科研人员应该有所担当、有所建树、有所贡献,守护祁连山这道绵延不绝的绿色屏障。”
摸清祁连山的生态“家底”
要保护和修复祁连山生态,让祁连山“风光无限好”,增加植被的覆盖度十分重要。但大量植被却会消耗很多水分,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祁连山的水资源应该如何分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宝庆教授说,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一种协同的发展模式,既筑牢祁连山生态屏障,又不影响水资源总量。
张宝庆介绍,冰川、地表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构成了祁连山丰富的水资源,祁连山区拥有2684条现代冰川,多年来平均出山径流量达138.05亿立方米,山体中上部年均降水量达400—500毫米。基于水资源的极端重要性,研究人员用10年时间建立起了祁连山土壤水分观测网络,对既有积雪又有冰川冻土的高寒山区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填补科学研究空白。
同样是“摸清家底”,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立勋团队关注的重点则是祁连山的物种多样性。他们监测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物种和种群动态变化,并开发了“觅踪”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平台(V1版),平台包括丰富多彩的野生动物图像、视频、鸣叫声等数据。
自2017年开始,张立勋团队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在祁连山地区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和红外线相机监测研究。张立勋介绍,监测调查显示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旗舰动物雪豹有280—300只,但数量与历史最好时期还有差距。可喜的是,监测发现,近10年来在祁连山西端的甘肃省肃北县盐池湾、酒泉市阿克塞县苏干湖等黑颈鹤繁殖栖息地,黑颈鹤种群数量增加了近20%。
力争让冻土和植被固碳减碳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祁连山的多年冻土表现出剧烈的退化状态。研究人员介绍,多年冻土区存储的大量有机碳会在冻土退化后暴露出来,加速微生物的分解,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同时,冻土退化过程中形成的热融滑塌地貌,会导致地表土壤养分减少,影响植被生长。
为监测多年冻土变化的情况,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牟翠翠教授团队在祁连山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网络:通过深度从20米到150米不等的钻孔监测冻土温度并采集冻土岩芯样品,利用遥感
数据观测地表冻融沉陷程度,借助无人机观测多年冻土退化形成的热融滑塌和地貌演化……
“高寒地区植被固碳能力有限,如何保证冻土中的碳不分解释放成为碳源,也是我们的重要研究课题。”牟翠翠团队通过野外监测和室内实验,厘清了多年冻土升温和快速崩塌过程影响碳释放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我们研究冻土的固碳能力,是为祁连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下一步,我们还要对祁连山多年冻土区的固碳能力进行评估,为沿线省份调控碳排放提供参考;对热融滑塌和冻融泥流灾害进行预警,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牟翠翠说。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赵传燕则重点关注了祁连山地区林地、灌丛、草地等不同植物类型的碳汇功能,通过获取观测数据、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不同植物及其不同面积配比对“双碳”的贡献。
“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我们研究林地、灌丛和草地的面积配比以便发现如何更好地固碳增汇,给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撑。”赵传燕说。
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祁连山分布着不连续的草地绿洲,而绿洲的健康直接关系着祁连山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祁连山区的高质量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在位于祁连山绿洲核心区的甘肃省临泽县创建了草地农业试验站。曾经有一段时间,祁连山区牧草供给和家畜需求不平衡,造成草原退化严重,狼毒、醉马草等毒害草随处可见。为了解决草原退化问题,任继周院士提出了季节畜牧业的理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则建立了农牧耦合修复草原生态的模式。
如今,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侯扶江教授团队接过了祁连山绿洲生态保护的“接力棒”,欲将临泽草地农业试验站打造成一个草畜互作、农牧耦合的科研教学基地,“草地农业怎么做最有利于生态保护,最有利于生产效益提高,最有利于农牧民增收,还有一系列的理论、模式和技术问题需要我们下功夫解决。”侯扶江说。
2018年底,在综合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勾晓华等10位兰州大学教授联名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省政府、青海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民”治理模式,促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的建议》,提出了实施“生态民”治理模式、“社区共管”机制等建议。
“祁连山国家公园有几万平方公里,只靠政府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要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实现‘社区共管’,把牧民、农民纳入保护力量,因为他们非常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专家表示,祁连山的原住居民有非常好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保护中要充分传承原住居民的传统生态自然观,把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祁连山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公园的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祁连山的绿水青山2023-01-03
- 连续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在多领域应用前景2023-01-03
- 大庆油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顶2023-01-03
- 山东港口青岛港: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 赋能2023-01-03
- 批量处理太空垃圾仍需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2023-01-03
- 浙江温州:数字赋能监督 监督促进治理 实现检2023-01-03
- 以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弘扬中国科学家的2023-01-02
- 开启高质发展新篇章 首台国产F级50兆瓦重型2023-01-02
- 当前沿技术与艺术相遇 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3-01-02
- 回顾2022 绿色发展成为经济新风尚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