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阅读之城”了解其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使命
2023-02-18 12:34:32 来源:人民网
“我和丈夫每周末都要抽出半天时间带孩子来这里。”一位母亲说。
一个周六的上午,尽管离开馆还有半小时,位于铜锣湾高士威道66号的香港中央图书馆门前已排起了队,连门前的喷水池旁也坐了不少人。
说起香港,在许多人印象中,这里是时尚之都、美食之都、购物天堂。不过,对于香港市民来说,除了这些,香港还是一座阅读之城。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目前有70家固定公共图书馆,累计登记读者约477万。2021至2022年度,公共图书馆到访人次超过1348万,借出的图书资料逾2807万项。
浓厚的“喜阅”韵味也成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一道别致风景,吸引越来越多爱书的人爱上这座城市。
时间退回至1962年,香港有了第一家公共图书馆。
彼时刚启用的香港大会堂,坐落于中环核心地段,是香港第一座为市民而建的多元文化艺术中心。这栋建筑集表演场地、博物馆和图书馆等不同设施于一身,市民在欣赏文娱表演节目、参观艺术品展览之余,还可博览群书。
起初,香港大会堂公共图书馆有藏书约5万册,开馆首日就收到3000多份图书证申请,4个月内发出1.7万多张借书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民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少,公共图书馆就成为很多市民获得资讯的重要场所。”香港公共图书馆总馆长江美仪说。
“我中学时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南葵涌公共图书馆度过的。”香港公共图书馆高级馆长周丽珊说,走进公共图书馆,只觉得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让人可以完全沉浸在阅读中。“记忆里,常常和同学一起在公共图书馆的自修室里温习功课。”
1965年,九龙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成立;9年后,新界居民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自此,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的居民皆可就近探索阅读之乐。
经过60余载的发展,公共阅读设施已遍布全港。除了70间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固定公共图书馆分布在香港的每个区内,在那些无法设置固定图书馆的社区,还设有12间流动图书馆、112个流动服务点和3个自助图书站。
周丽珊介绍,为了更方便市民阅读,社区图书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提供借阅图书的服务,还会根据具体情况为不同的服务群体提供特色图书。
在九龙城区一幢屋苑的管理处内,就设有一间社区图书馆。记者见到一位年轻母亲正拿着一本《美味家常粥面料理》津津有味地翻阅,她说,社区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实用,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周丽珊介绍,在香港,像这样的社区图书馆还会设于青少年中心、长者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等地。工作人员通常都会做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当地社区主要读者情况,安排馆内资料的配置。
“在青少年较多的社区图书馆,藏书会集中于旅游、学习资料等;在社区服务中心,家庭亲子、儿童绘本、生活百科全书较为丰富。”周丽珊说。
截至2022年,香港公共图书馆馆藏达1519万项,香港中央图书馆已获指定为多个国际组织的托存图书馆,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
“香港的生活节奏快,市民工作繁忙,许多人都有固定的阅读习惯。”江美仪说,很多市民常常在等车、乘车、吃饭时会进行碎片化阅读。因此,不断升级更新公共阅读服务设施,才能更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纵使科技发展,实体公共图书馆也不会被取代。”在香港公共图书馆高级馆长何高霖看来,公共图书馆是与时俱进的。“以前是存储知识的地方,等读者来看;现在公共图书馆是将知识推送给市民,逐渐会发展成为社区汇聚中心的角色。”
如何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公共阅读空间,在有限的资源内尽量满足多样的需求,购书也是一门大学问。
江美仪说,在选择图书馆资料时,除了会参考最新的出版目录、书籍样本、本地及其他地方的畅销书目等,还会根据市民的阅读兴趣、社会热门议题等采购图书馆资料。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香港公共图书馆网站递交购书建议。
“近年来,我们增加了内地出版商出版的介绍国家发展的书籍,如《大国远见》《双循环格局:中国经济新布局》等,以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祖国。”江美仪说,香港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加强有关宪法、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等内容的馆藏及相关电子书,培养国民身份认同及民族自豪感。
“香港的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阅读、借书的场所,它还自觉肩负着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使命。”江美仪说。
一个周六的上午,尽管离开馆还有半小时,位于铜锣湾高士威道66号的香港中央图书馆门前已排起了队,连门前的喷水池旁也坐了不少人。
说起香港,在许多人印象中,这里是时尚之都、美食之都、购物天堂。不过,对于香港市民来说,除了这些,香港还是一座阅读之城。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目前有70家固定公共图书馆,累计登记读者约477万。2021至2022年度,公共图书馆到访人次超过1348万,借出的图书资料逾2807万项。
浓厚的“喜阅”韵味也成为这座国际化都市的一道别致风景,吸引越来越多爱书的人爱上这座城市。
时间退回至1962年,香港有了第一家公共图书馆。
彼时刚启用的香港大会堂,坐落于中环核心地段,是香港第一座为市民而建的多元文化艺术中心。这栋建筑集表演场地、博物馆和图书馆等不同设施于一身,市民在欣赏文娱表演节目、参观艺术品展览之余,还可博览群书。
起初,香港大会堂公共图书馆有藏书约5万册,开馆首日就收到3000多份图书证申请,4个月内发出1.7万多张借书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民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少,公共图书馆就成为很多市民获得资讯的重要场所。”香港公共图书馆总馆长江美仪说。
“我中学时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南葵涌公共图书馆度过的。”香港公共图书馆高级馆长周丽珊说,走进公共图书馆,只觉得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让人可以完全沉浸在阅读中。“记忆里,常常和同学一起在公共图书馆的自修室里温习功课。”
1965年,九龙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成立;9年后,新界居民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自此,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的居民皆可就近探索阅读之乐。
经过60余载的发展,公共阅读设施已遍布全港。除了70间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固定公共图书馆分布在香港的每个区内,在那些无法设置固定图书馆的社区,还设有12间流动图书馆、112个流动服务点和3个自助图书站。
周丽珊介绍,为了更方便市民阅读,社区图书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提供借阅图书的服务,还会根据具体情况为不同的服务群体提供特色图书。
在九龙城区一幢屋苑的管理处内,就设有一间社区图书馆。记者见到一位年轻母亲正拿着一本《美味家常粥面料理》津津有味地翻阅,她说,社区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实用,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周丽珊介绍,在香港,像这样的社区图书馆还会设于青少年中心、长者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等地。工作人员通常都会做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当地社区主要读者情况,安排馆内资料的配置。
“在青少年较多的社区图书馆,藏书会集中于旅游、学习资料等;在社区服务中心,家庭亲子、儿童绘本、生活百科全书较为丰富。”周丽珊说。
截至2022年,香港公共图书馆馆藏达1519万项,香港中央图书馆已获指定为多个国际组织的托存图书馆,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
“香港的生活节奏快,市民工作繁忙,许多人都有固定的阅读习惯。”江美仪说,很多市民常常在等车、乘车、吃饭时会进行碎片化阅读。因此,不断升级更新公共阅读服务设施,才能更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纵使科技发展,实体公共图书馆也不会被取代。”在香港公共图书馆高级馆长何高霖看来,公共图书馆是与时俱进的。“以前是存储知识的地方,等读者来看;现在公共图书馆是将知识推送给市民,逐渐会发展成为社区汇聚中心的角色。”
如何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公共阅读空间,在有限的资源内尽量满足多样的需求,购书也是一门大学问。
江美仪说,在选择图书馆资料时,除了会参考最新的出版目录、书籍样本、本地及其他地方的畅销书目等,还会根据市民的阅读兴趣、社会热门议题等采购图书馆资料。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香港公共图书馆网站递交购书建议。
“近年来,我们增加了内地出版商出版的介绍国家发展的书籍,如《大国远见》《双循环格局:中国经济新布局》等,以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祖国。”江美仪说,香港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加强有关宪法、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等内容的馆藏及相关电子书,培养国民身份认同及民族自豪感。
“香港的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阅读、借书的场所,它还自觉肩负着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使命。”江美仪说。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走进“阅读之城”了解其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2023-02-18
- 西宁聚力高质量发展 打造幸福城市2023-02-18
- 浙江余杭“余阅”公共阅读空间:实现镇街全覆2023-02-16
- 黟县文体局:开展“黟”起悦读读书交流会 营2023-02-16
- 海底古森林遗迹逐渐露出水面 提醒人们其亟2023-02-15
- 茶百道这次有点过份了!68岁环卫工被茶百道员2023-02-15
- 澳大利亚发布未来5年国家文化政策 计划投2023-02-15
- 不明原因巨响到底是啥?河南多地又发生巨响:门2023-02-14
- 大批花头鹦鹉同框场景被见证2023-02-14
- 扛过困难 实体书店人气复返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