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民之所向!多地“禁燃令”松绑:规定时段区域可燃放烟花爆竹”

2023-01-10 15:39:13  来源:法治日报、工人日报

民之所向!多地“禁燃令”松绑:规定时段区域可燃放烟花爆竹”,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虽是能否燃放烟花爆竹的“小事儿”,但也是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据法治日报消息,2022年12月30日,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的通告》称,控制燃放区域允许燃放时间为2023年1月14日、1月21日至1月28日、2月5日,每日7时至23时(除夕不限时)。 

在此之前,《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加强2023年春节期间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对外发布称,上海市外环线以外区域,除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之外,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北京市通州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致通州区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其中提到,“在北京环球度假区限定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须经公安机关许可”。  

更早些时候,山东省东营市、滨州市也明确,春节期间在部分区域和个别时间段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有媒体统计,随着群众呼吁松绑烟花爆竹“禁燃令”之声增多,目前已有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即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2023年1月3日,广东省珠海市政府发布关于废止《珠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由各区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依据上位法,自行划定烟花爆竹的燃放区域、时间及允许燃放的种类,并向社会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各地更为普遍的做法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杨建顺解释说,对于烟花爆竹,政府进行规制有其历史必然性。目前各地通行的“禁燃令”就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起初,政府考虑到人们的接受程度,根据安全原则,试行“限燃令”,即在一些城市进行限定燃放区域和限定燃放时间的试点,在人们逐渐适应“限燃令”之后,再施行零燃放的“禁燃令”。  

杨建顺认为,从“限燃令”演变为“禁燃令”后,立法者所预留的特殊处理规则被忽略了,这种“一刀切”的零燃放措施,实际上将传统习俗之燃放烟花爆竹归为彻底禁止之列。时间久了,过春节静悄悄了,年味儿也淡了些,难免引发人们非议。  

在杨建顺看来,目前多地允许规定区域、规定时间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实质上就是对向往“人间烟火”的民意民情的回应,也是对规制烟花爆竹相关法规的贯彻落实。如此回应民众呼声的做法,体现了法规所规定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施策、分类管理的理念,有助于弘扬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文化民俗,增强“烟火气”。 

河南农业大学政策法规办公室副主任张帅梁教授分析称,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的背后,是对我国绵延上千年过年仪式中燃放烟花爆竹传统的回归和文化的传承,是回应群众过年期间期待平安健康的精神需求的回应,也是基于对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安全事故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客观认识,更是对作为我国重要产业和就业领域的烟花爆竹行业发展的支持。  

在张帅梁看来,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虽是能否燃放烟花爆竹的“小事儿”,但也是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地对“禁燃令”的松绑,有效地解决和回应了群众诉求。同时,这也是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落实。

目前,我国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规定,主要是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在法规层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  

这意味着,法律法规赋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在本行政区域是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权力。  

杨建顺分析认为,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烟花爆竹限制燃放的制度为背景。法律法规的这种授权规定体现了科学立法的精神,遵循了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管理理念。特别是《烟花爆竹管理安全条例》设置的授权规定,较大程度赋予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裁量判断余地,目的在于确保各地“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作出科学安排和部署,避免“一刀切”式的生硬施策。 

杨建顺说,这就需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客观、适时把握“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作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决策、决定和举措,让人民群众在安全保障举措支持的背景下,告别零燃放的“无菌社会”,充分体味烟花爆竹等传统文化民俗的滋味儿,欢欢喜喜迎除夕、过春节、闹元宵。 

张帅梁说,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域辽阔,省域、市域、县域各有不同情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之处,各地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需求也不尽相同。投射到立法领域,就需要在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基本前提下,允许地方在一定范围内因地制宜,因应施策。 

“是‘禁’是‘限’,需要各地根据环境质量、财产安全、百姓诉求等因素的现实情况,以及解禁后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与风险事故等进行有效研判,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制。”张帅梁说。 

那么,具体来说,各地针对烟花爆竹管理如何把握“禁”“限”边界呢? 

杨建顺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限放”和“禁放”的问题,而且是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邮寄和燃放的全过程安全保障问题。这就要求各相关主体严格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燃放等各个环节的规制要求,切实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他呼吁,就烟花爆竹燃放这个环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合理地运用好法律法规所赋予的“限放”和“禁放”的裁量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 

他建议,一般而言,要行使好该裁量判断权,可以参考把握如下标准:城市区域倾向于禁放,农村区域倾向于限放;人员聚集密度大的区域应当禁放,人员稀少非聚集性的区域倾向于限放;高楼大厦密集区域应当禁放,非高层建筑的区域倾向于限放;威力大的烟花爆竹倾向于禁放,威力不大的烟花爆竹倾向于限放。至于“高危险性烟花爆竹产品”,宜从生产环节把好规制关等。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查处并公布了多起违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例如,2023年1月1日1时许,浙江省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分局广化派出所发现并查处一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现场查处9名违法行为人,依法对他们进行行政处罚。2023年元旦以来,天津市公安局宁河分局共查获非法储存烟花爆竹案件13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7起。

对此,张帅梁认为,放松“禁放”,不等于完全解禁。在放松“禁放”的地区,人们有燃放烟花爆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有边界、有限度的。边界就是相关地方法规与规章确定的燃放时间地点与幅度,限度就是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因此,违反规则、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相关报道:工人日报:是否禁放烟花应当“因城施策”

据1月8日中新社报道,年关将至,烟花爆竹的“禁”与“放”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陕西延川、甘肃白银、山东东营、山东滨州、辽宁大连等地明确,在部分区域和特定时间段可燃放烟花。北京市烟花办近日表示,2023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将继续严格执行全域禁放政策。

在很多人看来,燃放烟花爆竹是过年重要传统之一,能让节日气氛更浓厚,也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多乐趣。尤其经历疫情后,不少人希望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释放压抑情绪,迎接新的生活。不过,考虑到燃放烟花爆竹容易带来污染问题和安全隐患,很多城市在是否允许燃放问题上,态度并不一致。

目前,对于烟花爆竹,我国城市主要采取允许燃放、限制燃放、禁止燃放三种做法。其中,限制燃放包括限制燃放时间、限制燃放区域、限制烟花高度和爆竹多少响等;而禁止燃放既包括禁止在部分区域内燃放,也包括全域禁止燃放。对此,大多数公众表示理解,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

毫无疑问,很多人都希望节日氛围可以浓厚、喜庆一些,但不同的城市确实面临不同的现实情况。比如北京,从相关报道来看,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理由主要包括,其一,作为多朝古都,其文物古建众多,冬季干燥风大,燃放烟花爆竹可能导致火灾等事故,不利于文物保护;其二,北京人口众多且密集,不利于公共安全保障;其三,北京好空气来之不易,而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环境污染较大,进而可能影响市民健康。

燃放烟花爆竹有它的特殊寓意,但相比空气质量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来说,后两者显然更重要一些,毕竟不能为了短暂的快乐而置安全和性命于不顾。从以往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悲剧来看,轻则致人受伤、引发火灾,重则会造成人员死亡等。

因此,在人口密集、古建筑众多、气候干燥的地方,严格禁放烟花爆竹是现实且必要的举措。对于一些人认为禁放烟花爆竹会消解节日氛围的担忧,相关地方不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去弥补。而人口不那么密集、古建筑少的城市,则可以采取允许或限制燃放的办法,适当满足市民对节日氛围的期待。也就是说,禁止燃放还是允许燃放,要结合各地自身实际情况来定,不要盲目效仿或跟风,也不要被舆论“绑架”。即便允许燃放也要保障烟花质量、燃放安全,做好消防准备。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是否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每个城市在发布有关政策通知时,应及时向市民作出详细的解释说明,让人们能够了解、理解相关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年味不只是烟花爆竹,氛围感的营造可以有多种方式。过好农历新年,一些精神层面的文化盛宴可以也应该再多些。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