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山东:文旅消费提质升级释放潜力

2022-09-24 14:24: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东:文旅消费提质升级释放潜力,本届消费季还进行了平台整合创新,依托“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优化升级消费券发券、领券、用券、核算全流程服务功能,同步形成大数据分析机制,根据消费季时间进度、活动安排等,及时掌握消费券领用情况,动态调整消费券发放的节奏和数量,提高消费券使用效率。

近几年,山东把文化和旅游消费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潜力股”,从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在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的推动下,不仅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新场景、好去处,还探索建立了消费者得实惠、文旅企业扩市场、金融机构拓业务的长效机制,文旅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越来越显著。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山东淄博周村古商城夜游人气火爆,游客在此打卡“超级月亮”,体验“泡泡摩天轮”的浪漫诗意,领略古装剧里才有的打更场景,正所谓“中秋月儿圆,古城人儿欢”。作为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项目之一,周村古商城充分发挥自身商业街区优势,打造涵盖全域、适宜全年龄段游客的夜间消费业态,同时,为响应2022年淄博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还面向市民游客推出14景点通票半价或7.5折等优惠活动,吸引广大游客“打卡”体验。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山东济南方特东方神画、淄博周村古商城等6个项目上榜,截至目前,山东共有12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此外,济南、青岛等市被列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市,通过一系列示范引领行动,不断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

自2022年第六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启动以来,山东围绕创新求突破,在推动“真惠民”的同时,亦多措助力文旅市场复苏。第六届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聚焦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精品演艺、数字文旅四大消费板块,围绕手造山东、创意山东等七大专题,重点打造十大活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00余项,同时,省、市、县三级财政于今年6月集中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1.07亿元,并将文创产品、旅游线路、星级民宿等消费带动作用强、市场化程度高的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本届消费季还进行了平台整合创新,依托“好客山东·云游齐鲁”智慧文旅平台,优化升级消费券发券、领券、用券、核算全流程服务功能,同步形成大数据分析机制,根据消费季时间进度、活动安排等,及时掌握消费券领用情况,动态调整消费券发放的节奏和数量,提高消费券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山东各地也抓住重大节点,多频次组织开展文旅消费主题活动等,实现惠民、助企新突破。

“手造天团”展示技艺,网红产品琳琅满目,主题演出、巡游精彩纷呈……9月15日至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济南举办,其间,为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济南市发放涵盖文创产品、民俗非遗等领域的2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让市民享受看得见的实惠,也推动了“数字文旅”“中华手造”等品牌形象频频出圈。在博览会滨州展区“汉家老苗”品牌展位前,老粗布手艺传承人苗传武一边织机,一边销售,十分忙碌。“这次很多花色的老粗布产品都卖断货了。传统手造融入生活的巨大潜力给了手艺人很大的信心。”他说。

德州市夏津县虎头鞋手工艺坊负责人张晓芸告诉记者,从参加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以来,该企业在各类活动中销售虎头鞋及相关产品近2000件(套),直接带动消费130多万元。“消费季是政府出钱让老百姓得了实惠,也帮助企业出圈,站上了更高的活动平台。”张晓芸介绍,如今她每个月坚持推出5款新产品,通过融合出新推动虎头鞋项目形成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几年,山东推动金融支持文旅消费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单位联合建立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与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联合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助企惠民行动,对使用云闪付APP支付的文旅类消费予以额外优惠折扣。另外,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分行创新推出“文旅振兴贷”系列产品,专项提供30亿元贷款额度,给予文旅企业相关支持。上述一系列举措,强化了金融赋能,亦推动了“政金企”合作共赢。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