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金华屋红军村:“小康路上,我们不掉队”
2022-09-17 12:30: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江西瑞金华屋红军村:“小康路上,我们不掉队”,昔日与贫穷为伍的华姓子孙真正住进了“华屋”。感受到巨变的华屋人,发自内心地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家家户户自发张贴领袖画像、张贴歌颂党和国家惠民好政策的对联,村史馆前“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文化墙鲜红夺目。
华屋村村民如今都搬进了新房酷暑,乘着夜色行车来到红都——江西瑞金,来到“17棵松”故事的发生地,赣闽交界的瑞金市叶坪镇华屋村。
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为了支援红军、参加革命,当年的瑞金城乡掀起了参军热潮,仅有43户人口的瑞金叶坪镇黄沙华屋村,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革命。17位华氏兄弟在临行前,在村后的蛤蟆岭上栽下17棵松树,告诉父老乡亲“见松如见人”。然而,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
记者一行住进红军村的农家民宿——这也是华屋村村民的新家。2015年初,在后山蛤蟆岭前的村址上,66栋白墙黑瓦的三层小楼拔地而起,华屋66户土坯房改造户集体搬进了新家。
清晨,在乡村的鸡鸣狗吠中爬上蛤蟆岭,17棵松依然巍然挺立,顺着高松看向村庄,目之所及,满眼皆绿,大棚水果蔬菜、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蓬勃兴起,新屋和老屋映衬着青山绿树,一派静谧祥和。
如今,在华屋村,听一段红色故事、品一桌客家菜肴、住一晚民宿,能让人们真正感悟时代的变化。
华屋村17棵松的红色革命故事和亮丽的乡村生态,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昔日村民住的破旧土坯房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华屋村红色旅游和乡村游相结合,很多村民开起家庭旅馆。
“把村里每户闲置的房间建成农家民宿,全村共开设了120间民宿客房,大家都吃上‘旅游饭’,享受旅游发展红利。” 黄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盛说,“华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打造了信念亭、信念林等红色景点,新建了农家乐、农家旅馆、村史馆,成功举办两届华屋乡村文化旅游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成为了井冈山干部学院、瑞金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基地。2021年,华屋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逾1.76万元,小康路上,我们不会掉队。”
昔日与贫穷为伍的华姓子孙真正住进了“华屋”。感受到巨变的华屋人,发自内心地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家家户户自发张贴领袖画像、张贴歌颂党和国家惠民好政策的对联,村史馆前“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文化墙鲜红夺目。
10年间,借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东风,中央和江西省累计为革命老区投入各类资金9000亿元,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屋105万户,解决农村13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30多万名结对干部倾心帮扶。
从为了让自己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到后来让所有穷人过上好日子。红军在长征路上撒下了理想与信念的种子,早已深深根植在了身后的大地上,他们的梦想正在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华屋村村民如今都搬进了新房
这里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为了支援红军、参加革命,当年的瑞金城乡掀起了参军热潮,仅有43户人口的瑞金叶坪镇黄沙华屋村,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革命。17位华氏兄弟在临行前,在村后的蛤蟆岭上栽下17棵松树,告诉父老乡亲“见松如见人”。然而,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
记者一行住进红军村的农家民宿——这也是华屋村村民的新家。2015年初,在后山蛤蟆岭前的村址上,66栋白墙黑瓦的三层小楼拔地而起,华屋66户土坯房改造户集体搬进了新家。
清晨,在乡村的鸡鸣狗吠中爬上蛤蟆岭,17棵松依然巍然挺立,顺着高松看向村庄,目之所及,满眼皆绿,大棚水果蔬菜、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蓬勃兴起,新屋和老屋映衬着青山绿树,一派静谧祥和。
如今,在华屋村,听一段红色故事、品一桌客家菜肴、住一晚民宿,能让人们真正感悟时代的变化。
华屋村17棵松的红色革命故事和亮丽的乡村生态,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昔日村民住的破旧土坯房成为红色旅游景点。华屋村红色旅游和乡村游相结合,很多村民开起家庭旅馆。
“把村里每户闲置的房间建成农家民宿,全村共开设了120间民宿客房,大家都吃上‘旅游饭’,享受旅游发展红利。” 黄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盛说,“华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打造了信念亭、信念林等红色景点,新建了农家乐、农家旅馆、村史馆,成功举办两届华屋乡村文化旅游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成为了井冈山干部学院、瑞金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基地。2021年,华屋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逾1.76万元,小康路上,我们不会掉队。”
昔日与贫穷为伍的华姓子孙真正住进了“华屋”。感受到巨变的华屋人,发自内心地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家家户户自发张贴领袖画像、张贴歌颂党和国家惠民好政策的对联,村史馆前“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文化墙鲜红夺目。
10年间,借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东风,中央和江西省累计为革命老区投入各类资金9000亿元,累计改造农村危旧房屋105万户,解决农村13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30多万名结对干部倾心帮扶。
从为了让自己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到后来让所有穷人过上好日子。红军在长征路上撒下了理想与信念的种子,早已深深根植在了身后的大地上,他们的梦想正在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广西:支撑数字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2022-12-08
- 福建云霄以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2022-12-08
- 谯城区颜集镇:入冬韭菜正鲜 农民致富路宽2022-12-07
- 亳州谯城区龙扬镇:组织观摩交流 提升人居环2022-12-06
- 亳州谯城区魏岗镇:志愿服务在行动 改善环境2022-12-06
- 当涂石桥镇:念好“三字诀”全面推进信用村建2022-12-06
- 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一根竹子打造湖南祁阳乡2022-12-05
- 当涂县高度重视法治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2022-12-05
- 当涂塘南镇:田间奏响收割曲 抢收晚稻颗粒归2022-12-05
- 当涂县姑孰镇再度入选“全国千强镇”位列全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