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云锦太行 诗画晋城:​山西晋城文旅康养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晋城模式

2022-09-10 11:35: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云锦太行 诗画晋城:​山西晋城文旅康养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晋城模式,在这些康养特色村中,有不少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借助发展契机放下了锄头,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精神文化生活也愈发丰富。

▲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
山西省晋城市地处晋豫两省之交界,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绕,沁河、丹河两河纵贯,三山两河孕育了良好生态和绵长文脉。近年来,晋城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按照山西省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体要求,把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推动了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实现了乡村文化旅游常态化高质量发展。

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晋城路径  

中国共产党晋城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将“加快建设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列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明确了“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培塑,实施了四大牵引性工程。全市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示范带动、丹沁两带特色鲜明、城村两环串珠成链、十大片区交相辉映”的发展格局。

▲阳城县——踏遍青山任我歌  乔玉同 摄
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晋城市出台了27项促进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12项综合改革试点、168项产业融合发展试点、256项产业发展试点,使近300个村庄成为文旅康养的重要节点和主要支撑。

作为四大牵引性工程之一,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连接全市90%的脱贫地区,连通全市90%的景区景点,覆盖全市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是晋城文旅康养产业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的“主战场”,更是晋城乡村振兴的“主动脉”“高速路”。截至今年7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村庄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显著提高,多元产业完成布局。其中,建成综合服务站158个,覆盖率65.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3个,覆盖率为75.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建成体育健身场所495个、图书室和文化站246个、卫生室330个;建成森林康养、医养康养、生态康养、休闲民宿、运动康养、美食休闲、产村融合等各种主题的文旅康养产业示范片区30余个;白马寺山赏花之旅、“春日高平”乡村赏花之旅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春生夏长 万物并秀”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近年来,晋城市举(承)办了一系列文旅康养活动,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其中,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连续举办2届,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旅游资源开发、康养小镇建设、医疗健康护理等多个领域实现预期,累计签约项目47个,吸引投资1000多亿元;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大典暨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连续举办7届,炎帝陵被评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神农炎帝文化研究基地”。晋城古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持续推进,举办了晋城古堡文化周、东西方古堡对话等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培育晋城古堡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被列入山西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各县(市、区)主要有“谁不说俺泽州好”、阳城农业嘉年华、沁水赵树理文化节,以及泽州桃花节、高平梨花节、阳城杏花节、陵川红叶节等。

文旅康养促进乡村振兴的晋城模式  

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观光农业为基,在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下,无数个美丽乡村脱颖而出,广大农民群众强了脑袋、富了口袋,广大农村地区农林文旅康“多业融合”提质增效,新时代晋城乡村振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城区——夏养洞头
以县为例。城区的“康养宜居 美丽城区”、泽州县的“古韵泽州 康养福地”、高平市的“锦绣高平 康养福地”、阳城县的“悠然阳城 康养胜地”、陵川县的“清凉胜境 康养陵川”、沁水县的“如画沁水 康养胜境”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其中,阳城县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已成为该县三产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GDP贡献率超过12%;泽州县是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文旅建设先进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2021年,陵川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带动全县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5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以村为例。横河村充分发挥地处晋豫交界的地理优势、林木遍布的生态优势、传统村落的文化优势和全国美丽乡村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国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的发展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本服务效能,骑行广场、盘亭古街、泵道、越野赛道、生态停车场、房车营地、接待中心、青少年骑行训练营、骑士酒吧等相继建成运营,“北方最美山地骑行线路”“产业最全山地骑行小镇”“国内首个全智慧化管理骑行线路”精彩呈现,“骑行爱好者欢乐谷”的美誉不胫而走。

▲沁水县——美丽杏则  杜 子 摄
大阳古镇依托鳞次栉比的明清民居,建成108个“太行人家”古韵系列高品质康养民宿。特色院落充分考虑了当地建筑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游客置身其中既能体验到北方古堡的深邃与厚重,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与时尚。截至今年7月,已建成特色院落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240余万元,带动村民收入100余万元。

东山村借助秦庄村仿古街区、东山村景观湖等文旅资源,推出“梦回长平”不夜城项目,再现了长平之战的波澜壮阔,实现了游客全年龄段覆盖,推动了祈福山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截至今年7月,“梦回长平”不夜城累计接待游客逾60万人次,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集体增收100余万元、群众增收300万元。

南阳村借助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禀赋,通过“外请+内联+自建”模式,对抗大太岳分校旧址、沁南县政府旧址、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打造了集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党史研究、干部培训、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旅综合体,养心、健体、度假等多形式的文旅康养业态全面形成,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3万元,村集体连年增收近10万元。

▲高平市——喜镇苏庄
陵川县丈河、浙水、马圈、西庄上、马武寨、横水等村建成了“六个院子”“田园居”等多个精品民宿和一批农家乐,床位累计约1.5万张,接待游客累计1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170余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00余万元。其中,丈河村全面融入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与山西农业大学签署共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协议,积极发展民宿旅游、农耕文化、特色种养、休闲采摘、旅游服务等项目,带动周边8个脱贫村和1个低收入村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

……

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乡村和大院,成为一处处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很好地满足了各类群体的文旅康养消费需求。

文旅康养增强民生福祉的晋城实践  

▲泽州县——康养小镇阳阿清居   赵海江 摄
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晋城市更加注重保障农民利益,让农民参与康养产业建设、共享康养产业成果。

沟北村曾是高平市远近有名的“空心村”。2017年,在东城街道办的谋划、推动和支持下,沟北村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启动了“寻梦小镇”乡村旅游项目。其中,沟北村集体和全体村民以资金和房屋入股,持股48%;盛德艺鑫文化公司、东城资产管理服务中心、顺泽建筑规划设计公司分别出资900万元、450万元、210万元,占股30%、15%、7%,一举解决了所有权、经营权,以及人才和资金等问题。2018年底,集休闲娱乐、儿童启智、水上乐园为一体的“寻梦小镇”如期开业,10天之内接待国内游客20万人次,综合收入500余万元,带动当地就业1000余人。截至今年7月,“寻梦小镇”累计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1600万元,带动集体增收200余万元、村民增收200余万元。

▲ 沁水县南阳村抗大太岳分校旧址     李俊杰 摄
壮之乐养老院位于巴公镇东四义公园内,被称为“公园里的养老院”。“壮之乐”是泽州县“四块地”改革试点产物,是目前晋城市已建成营业的最大的民营医养中心。养老院占地为公园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46亩,总建筑面积19747平方米,拥有床位465张,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全村及周边老人的养老问题,而且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促进了村民增收,每年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股息分配可达40余万元,养老院40多名员工多为本村村民。

▲阳城县—天马山庄
“以前我们以种玉米为生,每年只能收入3000元左右,日子苦得很。”70岁的松庙村村民武喜梅说。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她家里除了种植中草药年收入有七八千元,还靠着村里发展旅游的东风办起了农家乐。松庙村是脱贫村。近年来,该村抢抓机遇,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将村庄建设成入目皆景、十里画廊、安静祥和的生态幸福村庄。该村修建的康养驿站不仅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300余人参与建设,还将通过驿站的后期运营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

▲ 陵川县——“睡眠小镇”松庙村  和晓俊 摄
在这些康养特色村中,有不少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借助发展契机放下了锄头,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精神文化生活也愈发丰富。杏则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以北山上杏原古村落、古院落、民居为核心,以休闲、康养、徒步为主题,发展乡村农林文旅康养产业。分布式露天小舞台、田园式阅读空间、黄金岭禅修步道以及“风洞”“沉浸式VR馆”“雨屋”等游客体验互动项目,还有幻彩动人的夜间灯光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游玩、徒步,陶冶情操、颐养身心,昔日偏远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了全国知名的“网红村”。在小舞台上与游客一起吹口琴、唱歌、跳舞……已经成为杏则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陵川县——浙水村页岩书屋
……

文旅康养大融合,乡村振兴正当时。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崭新画卷,正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全面铺展开来。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