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与路径

2022-07-28 11:15: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衍生出校园网络文化育人模式。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网络文化育人不仅适应了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受到了各界广泛重视和认同。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网络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高校开展网络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处不在的网络文化深入影响着当代社会大众的思想、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建构,尤其是正值身心发育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青年群体。为了给当代大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庞大丰富的文化知识数据库进行高校素质教育,高校必须就校园网络文化育人问题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建构,正视当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发展困境,加大力度探索当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创新路径。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下,利用便捷高效的网络信息媒介进行育人工作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对于高校而言,这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社会发展趋势的相向而行,也是当下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育人模式的必然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具有显著效果。当前,高校育人模式存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时代发展之间的协同问题,在高校教育向时代看齐过程中难免出现“换汤不换药”这种普遍问题,导致新的育人模式并未收到预期成效。而网络文化育人这一新型育人形式就是站在时代和大学生群体的角度上进行育人模式创新的。用大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其进行符合社会正向价值观的全方位的教育影响,从而培养出具有科学价值观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一代人才队伍。但要通过网络文化进行高校育人模式变革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尽管目前各大高校已经进行了许多实践探索,仍旧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普遍问题。

首先,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平台目前还缺乏有效利用、科学管理和完善。一方面,当前各大高校的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所依托的互联网平台普遍为校园网站、公共网络教育平台等传统网络媒介,但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运用较多且更乐于和便于接受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客户端、短视频平台鲜少涉足。另一方面,针对当下愈发受大学生欢迎且正得到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大部分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利用这些便捷的网络媒介进行文化育人的必要性,但是还缺乏统一有序的管理机制,比如高校内部不同学院和专业之间各行其是,难以统一管理、交流互动以形成合力。其次,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体系缺乏完备的舆情处理机制。目前,一些高校在网络文化育人方面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舆情处理和应急机制,在处理校园网络舆情问题时存在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对学生健康网络环境的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校园网络舆情处理问题上,一些高校还缺乏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一般由在校师生兼任,但其专业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应对处理各种网络问题。最后,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体系缺乏强有力的人力和经费保障。开展校园网络文化育人需要完备的网络硬件设施、运营经费和软件资源作为基本支撑,但现实中,一些高校往往忽略这一方面的资金支持。并且,一些高校在网络文化育人的人才资源上还存在短板,这也使得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效率大打折扣。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科学路径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实践工作的有效落实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这不仅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的客观要求,更是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依托先进技术提升育人效率的有效手段。当前,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深入推进必须在解决现有困境和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手段和形式,建立和完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育人机制。

首先,要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内容定位。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不仅局限于高校通过互联网多媒体平台进行素质教育或思政教育或专业教育,还包括校园网络媒介利用高校突出的文化优势为大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上各种文化观念和思想态度提供有效指导和科学引导。因此,高校在网络文化育人的内容上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文化思想教育和网络文化解读。一方面,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平台、校园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及时推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进行专业解读,避免互联网上众多非专业言论和观点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和错误诱导。另一方面,高校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及时了解和收集大学生有关思想倾向和文化观念的情况,通过校园网络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文化拓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动漫戏剧作品对学生进行网络正能量教育,比如,积极宣传红色文化遗址和历史博物馆,鼓励学生通过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端正思想政治态度等,在提升网络文化内容趣味性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健全的文化价值观。

其次,科学统筹和严格管理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建设完备有序的网络文化育人阵地。网络文化平台是高校进行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覆盖面广、体系完备、便于管理的网络文化平台。一方面,要在有效利用传统校园网站和公共网络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短视频、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的优势,针对不同平台的优势特点进行特定目标的网络文化教育。另一方面,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形成完整统一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系统,加强高校内部各院系和班级之间的协调统一与互动交流,形成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强大合力,在节省网络文化育人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影响力的最大化。

最后,建立完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基础保障机制,确保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稳步推进。其一,建立健全有效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加强网络空间环境管理。针对校园网络环境中出现的不良舆论倾向,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要发挥舆论控制监管和舆情处理解决的作用,做到及时、有效,这就需要高校尽快就这一问题建立专门机制和引进专门网络监管人才。其二,高校要加大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完善网络硬件设施、办公设施和软件资源储备,为广大师生进行网络教学和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其三,高校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育人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仅要建立专门的部门和队伍负责这项工作,还要分别就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网络宣传、网络舆情处理、网络后台维护等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和专门培训。其四,为了保证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将校园网络文化育人成果纳入高校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工作考核内容,以此检验工作成效并及时发现问题,同时,督促各高校重视并加强相关工作。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在当下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各高校需要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对学生进行网络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发现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投入精力进行网络文化育人机制的完善,进而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校人才素质培养和高校育人模式改革上的突出作用。

(黄鹂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副研究员,王雨秋、张彩虹均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教师。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调研”立项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探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ZDDY04)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