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三代对腾冲皮影戏进行传承与创新 展现非遗蕴含的无限生机
2022-12-27 13:29:06 来源:环球网
激光投影的舞台布景、震撼的声光电特效、栩栩如生的荧光皮影……一场与众不同的皮影戏《腾冲往事》在云南省腾冲市4D秀·皮影戏院上演。
“皮影戏竟然还能这样演!”沉浸式的体验让市民惊叹。演出落幕,上台谢幕的刘朝侃一眼就看到人群中起身鼓掌的爷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腾冲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刘永周。
云南省腾冲市腾冲皮影戏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从十指跃动、翻飞皮影的传统,到融合科技、创排新剧的探索,刘永周爷孙三代对腾冲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让人看到非遗蕴含的无限生机。
经久不息的掌声,见证了爷孙三代对腾冲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
指尖跃动百年精彩
“啪!”白布背后的灯亮了。一阵紧张的鼓点声过后,几个颜色艳丽的人物出现在白布上。刘永周手持操纵皮影人的竹竿,十指翻动,人物或舞刀弄枪,或骑马冲杀,动作细腻,栩栩如生。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三尺白布背后的刘永周,已经耍了60多年的皮影。2012年,刘永周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在,年近八十的他感叹:“我老了,要把接力棒交给后辈了。”
皮影戏又名“皮人戏”,在腾冲已有六七百年历史。腾冲市固东镇刘家寨皮影戏,是腾冲皮影戏的代表,刘家寨皮影戏传到刘永周手上,已是第四代。皮影戏涵盖绘画、雕刻、弹唱、编剧等多种艺术,而刘永周几乎样样精通。
腾冲皮影戏以牛皮为原材料进行制作,开始雕刻前,需要先进行浆皮、压皮、晾晒、打磨等环节,让牛皮变得坚韧透亮,再将画好的画稿附着在皮子上,用小刀雕刻成形后上色。
“《封神演义》里的神兽谁也没见过,但刘永周可以根据书里的描述,将它们画出来,并制作成惟妙惟肖的皮影。”腾冲市文化馆馆长段应宗说。
除了皮影做得好,刘永周的演技也炉火纯青。他对台词过目不忘,登台的第一场戏《水浒传之三打祝家庄》,面对上千观众,近4个小时的戏,刘永周未出现任何纰漏。他唱腔高亢嘹亮,表演《杨家将》里的杨六郎哭灵,刘永周一出“悲腔”唱哭了台下观众。
据统计,腾冲皮影戏的剧目约有三四百出,尤以三国、封神、水浒、西游等连台本戏居多。有着“土电影”之称的皮影戏,曾是农村百姓不可多得的休闲娱乐方式。在一声声唱腔里,皮影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根植进他们心中。
创新传承祖辈技艺
在刘安奎的记忆里,父亲刘永周的皮影戏班子曾经风光无限。
“我上四年级时,父亲带着戏班子在祠堂演《大闹天宫》,祠堂被从周边村寨赶来看戏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刘安奎记得,那场戏从傍晚一直演到凌晨。散场后,还有很多人不愿离去。
风光的皮影戏班子,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渐式微。“看老戏的人越来越少,一年演不了几场,很多皮影艺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皮影。”刘家寨皮影第五代传人刘安奎说。
怎样重振皮影戏?1992年出生的刘家寨皮影戏第六代传人刘朝侃,接过了探索的重任。
水塘边,一只仙鹤正在觅食。这时,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了它身上,用长喙啄乌龟的头,乌龟迅速把头和四肢缩了进去,仙鹤无可奈何……
虽然没有台词,但滑稽的表演让观看的小朋友们忍俊不禁。这出《龟与鹤》正是皮影馆的创新剧目之一。“我们开发了适合小朋友观看的《龟与鹤》《两只小羊》《大灰狼》等新编剧,还根据腾冲本地文化改编出情景剧《大救驾》《翡翠传奇》,这些新剧很受欢迎。”刘朝侃介绍。
除了开发新剧,以刘朝侃为首的年轻皮影团队还围绕“体验感”做起文章。腾冲皮影靠子制作精美,一个活动影人全身分为头、肩胸、双手、腰腿等11个部件,雕刻精细,彩绘丰富,是不错的文创产品。刘朝侃在皮影馆里开设了皮影制作坊,让皮影艺人指导游客亲手雕刻皮影,给皮影上色。皮影馆的经营做得有声有色,成了不少游客来腾冲的“打卡地”。
“创新不泥古,传承不离宗。祖辈的手艺交到我这里,就一定要想办法传承下去。”刘朝侃说。
现代演绎古老非遗
创新不止于此,刘朝侃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让皮影从三尺生绡登上更大的舞台。
“年轻人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沉浸式的4D电影。”刘朝侃思索,传统皮影戏和4D电影能否擦出火花呢?
一次机会,刘朝侃了解到一种新的皮影技术——紫光皮影。
紫光皮影用塑料板制作,在皮影靠子的外层涂上荧光粉,打上紫光后,皮影能脱离幕布在舞台上表演,呈现出立体效果。
用紫光皮影表演,辅以现代舞台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这不就是4D电影吗?刘朝侃激动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刘永周,本以为老人家会提出不同意见,没想到爷爷却对他说:“年轻人见识广、有想法,我支持。”
开发4D皮影戏,刘朝侃前后准备了4年,光是剧本《腾冲往事》的编写,就耗时两年之久。《腾冲往事》以滇西抗战的历史为蓝本,刘朝侃走访了一批抗战老兵、专家学者,根据他们的讲述,编写了一出腾冲军民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传统的皮影靠子只有七八十厘米,为了适应舞台,紫光皮影比传统皮影大了一倍,耍起来也更费力。为此,刘朝侃招募了10多个年轻演员。
《腾冲往事》首映日,剧院里座无虚席。伸缩变化的舞台、智能化的场景切换,为不同的剧情匹配不同的场景。而一些室内的剧情,仍采用传统皮影的幕布表演,这也是刘朝侃致敬老一辈皮影艺人的方式。
40多分钟的演出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太震撼了!皮影能有这样的发展,我们老艺人感到很欣慰。”老皮影艺人刘上金由衷感慨。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皮影文化的内涵。用现代化的方式去表现非遗,传统的东西才会更有生命力。”刘朝侃说。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刘家寨的老戏楼离刘朝侃家的老屋不远,逢年过节,传统的皮影戏依旧会在这里上演。而新一代的传承人则紧跟时代的发展,用创新让古老的腾冲皮影焕发新的生机。
“皮影戏竟然还能这样演!”沉浸式的体验让市民惊叹。演出落幕,上台谢幕的刘朝侃一眼就看到人群中起身鼓掌的爷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腾冲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刘永周。
云南省腾冲市腾冲皮影戏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从十指跃动、翻飞皮影的传统,到融合科技、创排新剧的探索,刘永周爷孙三代对腾冲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让人看到非遗蕴含的无限生机。
经久不息的掌声,见证了爷孙三代对腾冲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
指尖跃动百年精彩
“啪!”白布背后的灯亮了。一阵紧张的鼓点声过后,几个颜色艳丽的人物出现在白布上。刘永周手持操纵皮影人的竹竿,十指翻动,人物或舞刀弄枪,或骑马冲杀,动作细腻,栩栩如生。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三尺白布背后的刘永周,已经耍了60多年的皮影。2012年,刘永周成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在,年近八十的他感叹:“我老了,要把接力棒交给后辈了。”
皮影戏又名“皮人戏”,在腾冲已有六七百年历史。腾冲市固东镇刘家寨皮影戏,是腾冲皮影戏的代表,刘家寨皮影戏传到刘永周手上,已是第四代。皮影戏涵盖绘画、雕刻、弹唱、编剧等多种艺术,而刘永周几乎样样精通。
腾冲皮影戏以牛皮为原材料进行制作,开始雕刻前,需要先进行浆皮、压皮、晾晒、打磨等环节,让牛皮变得坚韧透亮,再将画好的画稿附着在皮子上,用小刀雕刻成形后上色。
“《封神演义》里的神兽谁也没见过,但刘永周可以根据书里的描述,将它们画出来,并制作成惟妙惟肖的皮影。”腾冲市文化馆馆长段应宗说。
除了皮影做得好,刘永周的演技也炉火纯青。他对台词过目不忘,登台的第一场戏《水浒传之三打祝家庄》,面对上千观众,近4个小时的戏,刘永周未出现任何纰漏。他唱腔高亢嘹亮,表演《杨家将》里的杨六郎哭灵,刘永周一出“悲腔”唱哭了台下观众。
据统计,腾冲皮影戏的剧目约有三四百出,尤以三国、封神、水浒、西游等连台本戏居多。有着“土电影”之称的皮影戏,曾是农村百姓不可多得的休闲娱乐方式。在一声声唱腔里,皮影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根植进他们心中。
创新传承祖辈技艺
在刘安奎的记忆里,父亲刘永周的皮影戏班子曾经风光无限。
“我上四年级时,父亲带着戏班子在祠堂演《大闹天宫》,祠堂被从周边村寨赶来看戏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刘安奎记得,那场戏从傍晚一直演到凌晨。散场后,还有很多人不愿离去。
风光的皮影戏班子,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渐式微。“看老戏的人越来越少,一年演不了几场,很多皮影艺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皮影。”刘家寨皮影第五代传人刘安奎说。
怎样重振皮影戏?1992年出生的刘家寨皮影戏第六代传人刘朝侃,接过了探索的重任。
水塘边,一只仙鹤正在觅食。这时,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了它身上,用长喙啄乌龟的头,乌龟迅速把头和四肢缩了进去,仙鹤无可奈何……
虽然没有台词,但滑稽的表演让观看的小朋友们忍俊不禁。这出《龟与鹤》正是皮影馆的创新剧目之一。“我们开发了适合小朋友观看的《龟与鹤》《两只小羊》《大灰狼》等新编剧,还根据腾冲本地文化改编出情景剧《大救驾》《翡翠传奇》,这些新剧很受欢迎。”刘朝侃介绍。
除了开发新剧,以刘朝侃为首的年轻皮影团队还围绕“体验感”做起文章。腾冲皮影靠子制作精美,一个活动影人全身分为头、肩胸、双手、腰腿等11个部件,雕刻精细,彩绘丰富,是不错的文创产品。刘朝侃在皮影馆里开设了皮影制作坊,让皮影艺人指导游客亲手雕刻皮影,给皮影上色。皮影馆的经营做得有声有色,成了不少游客来腾冲的“打卡地”。
“创新不泥古,传承不离宗。祖辈的手艺交到我这里,就一定要想办法传承下去。”刘朝侃说。
现代演绎古老非遗
创新不止于此,刘朝侃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让皮影从三尺生绡登上更大的舞台。
“年轻人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沉浸式的4D电影。”刘朝侃思索,传统皮影戏和4D电影能否擦出火花呢?
一次机会,刘朝侃了解到一种新的皮影技术——紫光皮影。
紫光皮影用塑料板制作,在皮影靠子的外层涂上荧光粉,打上紫光后,皮影能脱离幕布在舞台上表演,呈现出立体效果。
用紫光皮影表演,辅以现代舞台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这不就是4D电影吗?刘朝侃激动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刘永周,本以为老人家会提出不同意见,没想到爷爷却对他说:“年轻人见识广、有想法,我支持。”
开发4D皮影戏,刘朝侃前后准备了4年,光是剧本《腾冲往事》的编写,就耗时两年之久。《腾冲往事》以滇西抗战的历史为蓝本,刘朝侃走访了一批抗战老兵、专家学者,根据他们的讲述,编写了一出腾冲军民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传统的皮影靠子只有七八十厘米,为了适应舞台,紫光皮影比传统皮影大了一倍,耍起来也更费力。为此,刘朝侃招募了10多个年轻演员。
《腾冲往事》首映日,剧院里座无虚席。伸缩变化的舞台、智能化的场景切换,为不同的剧情匹配不同的场景。而一些室内的剧情,仍采用传统皮影的幕布表演,这也是刘朝侃致敬老一辈皮影艺人的方式。
40多分钟的演出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太震撼了!皮影能有这样的发展,我们老艺人感到很欣慰。”老皮影艺人刘上金由衷感慨。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皮影文化的内涵。用现代化的方式去表现非遗,传统的东西才会更有生命力。”刘朝侃说。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刘家寨的老戏楼离刘朝侃家的老屋不远,逢年过节,传统的皮影戏依旧会在这里上演。而新一代的传承人则紧跟时代的发展,用创新让古老的腾冲皮影焕发新的生机。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爷孙三代对腾冲皮影戏进行传承与创新 展现2022-12-27
- 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创造不2022-12-26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在广州开幕 金龙奖2022-12-25
- 2022广东戏曲行当展演落幕 产生“十佳花旦2022-12-25
- 传承创新棕编制作技艺 让“指尖非遗”重焕2022-12-25
- 探索国内第一家以珠宝为专题的公共博物馆2022-12-25
- 聚力美术精品创作 推动中国美术事业高质量2022-12-25
- 黑水城唐卡与敦煌晚期壁画的探索2022-12-25
- 柏人城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结束 为研究2022-12-23
- 《诗画中国》浪漫收官 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