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王贡献:文化视域下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22-08-26 10:57: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高校拥有专业的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教学环境以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完备的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为科学、高效、创新的育人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了教育活动能否取得实效、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育人环境的优与劣、教育秩序的稳与乱等,是高等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热门的研究方向。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笔者认为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以经济领域经验管理为基础建立管理场域的一次跨越;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则是反思科学管理弊端后的一种探索性升华,是目前高等教育管理的主流管理方式。三种管理方式体现的是三种不同的管理理念,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社会文明程度紧密相关。在“以人为本”逐渐成为管理学核心价值观之际,高等教育管理理应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升级,让“人本的文化”取代“机械的制度”,加速探索新颖、更人性化、更具文化属性的教育管理生态系统。

追溯高等教育管理的演化路径:从经验、科学到文化

挣脱经验束缚,转向科学管理。在大学教育机构诞生之初,其社会地位并不高,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极其有限,高等教育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办学规模不大、资源有限、管理模式单一、管理经验欠缺,但处于社会中心地带的经济学研究则相对成熟。因此,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的主流方式是直接将社会经济领域的管理经验照搬过来,也就造成了经济管理经验迁移之后“水土不服”。这种“水土不服”主要表现为:管理目标不明确,过多偏向于对“物”的管理;管理方法不灵活、管理模式不规范,无法形成系统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19世纪初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此时,高等教育管理才开始摆脱经验管理的束缚,人们已不满足从经济社会领域“借”来的管理体制,开始追求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即在尊重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需求的基础上,创建全新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对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师资队伍等进行改革,标志科学管理模式的雏形已经形成。19世纪中后期,美国推行注重实用主义的专业化教育,进一步优化了科学管理制度,使之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主流模式并被确定了下来。

科学管理的转向是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次有益转变,它善用资源整合、讲求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但它同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本质上仍把管理对象“人”视为经济社会的“动物”,把教育看作是获取经济效益的社会活动,制定了一大堆管理制度,形成了“理论丛林”,却仍旧摆脱不了“效率至上”的窠臼。其实,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这些“人”身上的情感属性、文化属性是大于工具和经济属性的,而片面强调“效率”“控制”的科学管理则忽略甚至压迫了这些属性。这种做法既忽略了教育管理的灵魂——文化价值观,也忽略了人的精神与社会文化所具有的能动性。这一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改善,学术界开始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倡将教育对象看作是“社会人”“复杂人”,而不是简单的“经济人”,走出“理论丛林”的泥沼,从偏执的学科思维中抽身,进而建立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即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以某种文化价值观为组织统摄的管理方式,注重打造人格化的组织,关注组织成员的情感与心理,并构建符合组织特点的文化体系,以文化价值观来引领和管理组织的运行。从这一点看,文化管理更加注重情感逻辑的建立,但同时关注效率逻辑,是兼顾效率与人本的管理方法。

高等教育实施文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与科学管理一样,文化管理也是先运用于经济社会领域,近年来才逐步进入高等教育领域,但这不是经验照搬,而是符合发展趋势的明智选择。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早期所运用的管理模式沿袭苏联,以管理事业单位的模式管理高校,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之后,出台了以高等教育法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教育法规,法治在高校管理中发挥主要作用,管理成效有了较大提升。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硬件设施、人才培养规模和学术研究成果都有了质和量的突破,但教学管理层面没有跟上,表现为大学精神缺失、人才德育素养有待提升、学校凝聚力下降等,实际上,这也是高校没能建立起真正大学文化的必然结果。高等教育发展要更上一层楼,就要改变现状,重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如此才能进一步推动师生道德感、凝聚力的提升,激发创新创造能力,铸就超越制度的文化之魂。

从可能性层面讲,高等教育管理主体对象为教师和学生,这是知识理论素养最丰富的群体,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自我管理水平都比较高,一般的制度管理只能有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先进的文化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主体责任感。文化管理在多个层面上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学意义上,表现为促进受众自我监管;组织行为学层面,文化是组织成员共享的心理图示;管理学层面,文化具有独特的管理属性与功能。比如,高校校训作为一种无形的、恒久的校园文化精神,能够给予师生潜移默化的积极的教育管理作用,形成某种人格、气质等精神层面的特征,这种影响显然是外在的规章制度难以实现的。

实施高等教育文化管理需要注重的问题

文化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特定的文化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人,再由文化人衍生出“文化自觉”,但这并不容易。选择或营造怎样的文化;如何使文化内化于心,让师生对文化认可、敬仰,始终坚守;如何将文化向外辐射、服务社会等问题,都需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决定了高校文化管理的方向,也决定了其成败。

文化选择问题。高校是一个文化属性很强的特殊组织,高等教育管理主体处于较高的文化层次,因此必然对管理文化有所选择。文化选择不单指文化内容,还包括文化形式、模式、结构、文化管理方式等,具体到高校管理中,则涵盖办学理念、培养宗旨、评价体系、校规校训校歌,以及建筑物名称等各种物质性文化。高等教育文化管理有别于企业文化管理,高校应准确把握学校办学定位与专业特点,结合文化建设实际,紧抓师生文化偏好,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相融合,因势利导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内化问题。高等教育文化育人能否推进,关键在于其构建的文化体系是否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以及文化在怎样的程度上内化成为师生道德品质等精神力量,真正实现“以文化人”目标。在实践逻辑上,要合理规划文化育人工作,在程序、组织、体制构建上有序引导,避免依赖自上而下的强制手段达成目标。在实践形式上,要注重开展多元化实践活动,采用不同形式如文化讲座、文化共建、文化渲染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优秀校园文化氛围,力求将优秀文化内化为师生人格气质的一部分。

文化辐射问题。高校在实施文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优质文化环境,必然会对师生产生积极影响,但作为同时肩负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综合性文化场所,高校还应进一步弘扬优质文化精神,积极向外辐射,扩大社会影响,让文化精神从象牙塔向社会各行各业传播发散。高校学生最终要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身上所呈现的那种由优质文化培养出的性格品质、道德力量会进一步扩散,使他们成为文化传播工程的最佳媒介,感染行业中的其他人。

(作者系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管理)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