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有序运转 “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
2022-08-17 09:29:45 来源:人民网
已满3岁的科创板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22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439家,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总金额6400亿元,总市值为5.5万亿元,分别占同期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的34%和IPO融资额的41%。
3年来,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有序运转,“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彰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硬字当头”,科技、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加速形成
在模拟高铁线路上就能实现高速列车全场景控制,坐进司机模拟舱就可体验自动驾驶的飞驰感……走进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室,高铁“大脑”运转过程一览无余。今年3月,这家公司提供的综合仿真测试助力了匈塞铁路贝诺段的开通。
“2019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后,我们有了更多资金建设仿真实验室,3年来共计投入1.3亿元。目前实验室可以对各类轨道交通系统实现1∶1仿真,仿真规模世界领先。”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介绍,上市加快了企业的创新步伐,推动企业研发出引领性创新成果,解决了我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受制于人的问题。
“硬字当头”,科创板放大“硬科技”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科创板设立以来,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焦。3年来,科创板已成为很多像中国通号这样“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截至今年6月底,科创板共上市147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97家高端装备公司、93家生物医药公司、39家新材料公司、31家节能环保公司和24家新能源公司。
“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沃土的“滋养”下呈现高质量发展势头。从创新成果看,科创板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08项,2021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发明专利7800余项。从研发强度看,2019年—2021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共计2144亿元。从公司业绩看,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科创板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近九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科创板点燃创新引擎,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科创板打通了科创行业募、投、管、退各环节,九成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资本的支持,推动了科技与资本的良性互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科创板持续推动形成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引导资本投入的有效循环,营造产、学、研、资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良好生态。
在风险投资机构高瓴投资的创始合伙人李良看来,科创板一方面支持了科技创新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资本市场对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同时缩短了风险投资循环周期,实现风险资本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促使更多风险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放管结合,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试点
“科创板契合了我们的发展需求。”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表示,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公开透明的审核注册机制都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同步提升了审核效率,而且在审核时更加注重产业协同,有利于我们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自主信息产业的共同体。”
“科技研发具有不确定性,科创板通过制度改革更好地适应‘硬科技’背后的价值创造规律,一方面为科创企业上市不断‘松绑’,另一方面加强监管能力和水平。放管结合,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市场,让更多有硬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说。
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第一块“试验田”。3年来,科创板不断通过制度创新撬动科技创新,为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证监会表示,在科创板这块“试验田”中,中国特色的注册制架构基本成形,主要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既增强包容性,又提高针对性。科创板充分考虑科创企业的特点,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为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科创企业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红筹企业三类企业上市。截至7月22日,这三类企业分别有39家、8家、5家在科创板上市。同时,科创板强化了基于科创企业特色的信息披露要求,比如增加行业特点、核心技术等针对性披露要求。
既“开门”办审核,又把好“入口关”。科创板探索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审核注册架构,并实现发行审核全过程公开透明,可预期性大幅提高。“开门”办审核的同时,监管部门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各环节监管,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而是坚持监管关口前移,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对申报企业股东的“穿透式”核查。
科创企业的获得感不仅体现在审核注册阶段,一系列持续监管制度创新更为企业上市后的长远发展鼓足动力。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94家科创板公司推出再融资方案,11家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现金重组方案,242家推出310单股权激励计划。
“股权激励政策更加灵活,大幅放宽激励对象、规模和价格的限制,允许企业设计个性化的股权激励方案,有利于稳定核心技术骨干、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黄艳莉说,2021年企业推出股票激励计划,为长期高质量发展打牢人才基础。
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科技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
3年来,科创板市场取得显著成绩。证监会表示,科创板市场生态不断优化,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投资者结构取得积极变化,“优质优价”的估值体系加速形成,市场运行秩序更加规范,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站在3周年的新起点上,科创板将如何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7月22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守科创板定位,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科创板科技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从3个方面着手推动科创板行稳致远。
完善“硬科技”制度安排,加快做市商制度落地,丰富科创板指数及产品体系,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推动科创板做优做强。
完善试点注册制安排,加快监管转型,扎实做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各项准备。
持续加强科创板监管,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依法严惩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3年来,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有序运转,“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彰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硬字当头”,科技、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加速形成
在模拟高铁线路上就能实现高速列车全场景控制,坐进司机模拟舱就可体验自动驾驶的飞驰感……走进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仿真实验室,高铁“大脑”运转过程一览无余。今年3月,这家公司提供的综合仿真测试助力了匈塞铁路贝诺段的开通。
“2019年7月在科创板上市后,我们有了更多资金建设仿真实验室,3年来共计投入1.3亿元。目前实验室可以对各类轨道交通系统实现1∶1仿真,仿真规模世界领先。”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志亮介绍,上市加快了企业的创新步伐,推动企业研发出引领性创新成果,解决了我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受制于人的问题。
“硬字当头”,科创板放大“硬科技”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科创板设立以来,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更多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焦。3年来,科创板已成为很多像中国通号这样“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截至今年6月底,科创板共上市147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97家高端装备公司、93家生物医药公司、39家新材料公司、31家节能环保公司和24家新能源公司。
“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沃土的“滋养”下呈现高质量发展势头。从创新成果看,科创板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08项,2021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发明专利7800余项。从研发强度看,2019年—2021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共计2144亿元。从公司业绩看,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科创板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近九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科创板点燃创新引擎,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科创板打通了科创行业募、投、管、退各环节,九成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资本的支持,推动了科技与资本的良性互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科创板持续推动形成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引导资本投入的有效循环,营造产、学、研、资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良好生态。
在风险投资机构高瓴投资的创始合伙人李良看来,科创板一方面支持了科技创新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资本市场对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同时缩短了风险投资循环周期,实现风险资本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促使更多风险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放管结合,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试点
“科创板契合了我们的发展需求。”一家在科创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表示,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公开透明的审核注册机制都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同步提升了审核效率,而且在审核时更加注重产业协同,有利于我们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自主信息产业的共同体。”
“科技研发具有不确定性,科创板通过制度改革更好地适应‘硬科技’背后的价值创造规律,一方面为科创企业上市不断‘松绑’,另一方面加强监管能力和水平。放管结合,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市场,让更多有硬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说。
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第一块“试验田”。3年来,科创板不断通过制度创新撬动科技创新,为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证监会表示,在科创板这块“试验田”中,中国特色的注册制架构基本成形,主要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既增强包容性,又提高针对性。科创板充分考虑科创企业的特点,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为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科创企业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红筹企业三类企业上市。截至7月22日,这三类企业分别有39家、8家、5家在科创板上市。同时,科创板强化了基于科创企业特色的信息披露要求,比如增加行业特点、核心技术等针对性披露要求。
既“开门”办审核,又把好“入口关”。科创板探索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审核注册架构,并实现发行审核全过程公开透明,可预期性大幅提高。“开门”办审核的同时,监管部门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各环节监管,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而是坚持监管关口前移,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对申报企业股东的“穿透式”核查。
科创企业的获得感不仅体现在审核注册阶段,一系列持续监管制度创新更为企业上市后的长远发展鼓足动力。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94家科创板公司推出再融资方案,11家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现金重组方案,242家推出310单股权激励计划。
“股权激励政策更加灵活,大幅放宽激励对象、规模和价格的限制,允许企业设计个性化的股权激励方案,有利于稳定核心技术骨干、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黄艳莉说,2021年企业推出股票激励计划,为长期高质量发展打牢人才基础。
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科技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
3年来,科创板市场取得显著成绩。证监会表示,科创板市场生态不断优化,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投资者结构取得积极变化,“优质优价”的估值体系加速形成,市场运行秩序更加规范,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健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站在3周年的新起点上,科创板将如何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7月22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守科创板定位,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科创板科技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从3个方面着手推动科创板行稳致远。
完善“硬科技”制度安排,加快做市商制度落地,丰富科创板指数及产品体系,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推动科创板做优做强。
完善试点注册制安排,加快监管转型,扎实做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各项准备。
持续加强科创板监管,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责任,依法严惩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SKA开始施工 探2022-12-08
- 内蒙古鄂尔多斯: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2022-12-08
- 菜篮子”产品总量充足 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2022-12-07
- 智慧商圈 智慧商店建设推动消费场景不断创2022-12-07
- 上汽集团准确把握海外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于2022-12-07
- 南凭高铁南宁至崇左段的建成通车 便利沿线2022-12-07
- 江西南昌:采取“一点一策”的方式精准治堵 2022-12-07
- 保护臭氧层30年成效显著2022-12-07
-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12-07
- 四川外贸企业开展经贸促进活动 掌握行业动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