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儿女同奋进 津门文旅谱新篇
2022-07-19 09:25: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栉风沐雨正十载,砥砺前行谱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文化和旅游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围绕建设文化强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力推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同时坚持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奋力谱写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打造艺术精品
推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丰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天津文艺事业的生机勃勃。2022年5月,天津交响乐团精心打造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交响音乐会推出,引发关注。这场交响音乐会撷取了不同时期的经典红色作品,用音乐反映80年来我国文艺事业走过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辉煌历程和大踏步迈向美好未来的决心与信念。
这场交响音乐会只是天津市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推动艺术精品创作惠及于民。在近年来的艺术创作成果中,京剧《秦香莲》等6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京剧《楝树花》《珠帘秀》入选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舞蹈《希望的田野》入围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儿童剧《奔跑吧少年》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创新奖”……天津市还建立重点剧目创作月报制度,全面掌握艺术创作生产进程,并与北京多个知名演艺机构积极对接,利用“外脑”全方位、多渠道孵化、筛选有潜力的优秀剧本。
10年来,天津在深入开展惠民演出活动的同时,不断拓展艺术演出形式,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天津惠民演出季共举办演出472场次,其中线上演出272场、线下演出200场,精品剧目30台。2021年,天津市策划“邂逅·天津”系列活动,推出《爱乐之城》《费加罗婚礼》等多种形式的融合跨界艺术演出,为群众提供沉浸式艺术体验。利用海外平台先后推送“邂逅·天津”视频9期,累计播放量近10万次,1万余人参与互动,为将天津打造成国际化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为繁荣文艺创作,天津市以启动青剧社组建工作、为青年演员搭建展示平台等举措,大力培养艺术人才,推动艺术科研成果转化。近年来,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等多方面都有天津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完善基层网络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盛夏时节,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东西庄房村文化服务中心,村民们正围在一起学习制作掐丝珐琅。授课教师从素描、掐丝到注胶、填色,手把手地细致讲解,村民们兴趣盎然,感受着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在宝坻区牛家牌镇赵家湾村图书馆,有的孩子在阅读儿童绘本,有的孩子沉浸在5D投影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扎实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更优的公共文化服务。2020年,天津市完成第二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验收,85个街镇和236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天津市还建成图书馆分馆237个、文化馆分馆244个,并出台措施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北辰区瑞景街道瑞益园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荣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滨海新区正式名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天津市不断推出接地气的公共文化产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天津市公共图书馆、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天津市文化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其中2021年元旦、春节假期期间,吸引超过26万人次到馆。组织全市各涉农区举办“村晚”123场,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付村“村晚”被列为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属4家文艺院团开展百场文化进万家及“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活动,营造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
10年来,天津市文化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天津文化中心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天津博物馆“5G智能活动体验展”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5G应用征集大赛优秀奖。自然博物馆开发使用AR导览服务系统,受到市民欢迎。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还指导天津图书馆、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制定智慧图书馆体系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方案,分别开展“人文天津”“天津故事”“图书馆公开课”等数字资源库建设和以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赶大集、读好书六大功能为核心的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数字文化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坚持文化赋能
文旅融合发展迈入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从供给侧入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非遗项目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拓宽销售渠道,实现活态传承。2021年春节,天津市在阿里平台开展“年味天津”主题直播活动,引导全市百余家非遗文旅企业进驻互联网销售平台,还邀请相声演员和曲艺节目主持人进行直播带货,带动近200万人次参与消费,既彰显了天津曲艺之乡的文化特色,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通过深入开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我们找准非遗和旅游工作相结合的发力点,加强顶层设计,讲好非遗故事,促进活态传承传播。”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天津市还着力实施“旅游+”战略,以文化赋能,发展智慧文旅,提升旅游体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协调美团,以市场化为路径,推进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步伐。2021年4月,美团为盘山景区提供实名预约的全套设备投入运营,游客在家就能看到景区的游玩介绍、票种展示、某时段是否有票等情况,真正做到分时预约、有序入园、人流管控。目前,智慧文旅硕果累累,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平台成功上线;天津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此外,天津市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创新搭建旅游产业展览展示和洽谈交易网络在线平台,为天津聚集了人气、拉动了消费。
文旅融合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目前,天津市蓟州区、和平区、中新生态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滨海新区、西青区、和平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和平区金街文化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任在肩,唯有奋斗。在新时代征程上,天津市将汇聚起1400万海河儿女的磅礴力量,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走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打造艺术精品
推动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丰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天津文艺事业的生机勃勃。2022年5月,天津交响乐团精心打造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交响音乐会推出,引发关注。这场交响音乐会撷取了不同时期的经典红色作品,用音乐反映80年来我国文艺事业走过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辉煌历程和大踏步迈向美好未来的决心与信念。
这场交响音乐会只是天津市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推动艺术精品创作惠及于民。在近年来的艺术创作成果中,京剧《秦香莲》等6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京剧《楝树花》《珠帘秀》入选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舞蹈《希望的田野》入围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儿童剧《奔跑吧少年》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创新奖”……天津市还建立重点剧目创作月报制度,全面掌握艺术创作生产进程,并与北京多个知名演艺机构积极对接,利用“外脑”全方位、多渠道孵化、筛选有潜力的优秀剧本。
10年来,天津在深入开展惠民演出活动的同时,不断拓展艺术演出形式,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天津惠民演出季共举办演出472场次,其中线上演出272场、线下演出200场,精品剧目30台。2021年,天津市策划“邂逅·天津”系列活动,推出《爱乐之城》《费加罗婚礼》等多种形式的融合跨界艺术演出,为群众提供沉浸式艺术体验。利用海外平台先后推送“邂逅·天津”视频9期,累计播放量近10万次,1万余人参与互动,为将天津打造成国际化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为繁荣文艺创作,天津市以启动青剧社组建工作、为青年演员搭建展示平台等举措,大力培养艺术人才,推动艺术科研成果转化。近年来,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等多方面都有天津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完善基层网络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盛夏时节,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东西庄房村文化服务中心,村民们正围在一起学习制作掐丝珐琅。授课教师从素描、掐丝到注胶、填色,手把手地细致讲解,村民们兴趣盎然,感受着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在宝坻区牛家牌镇赵家湾村图书馆,有的孩子在阅读儿童绘本,有的孩子沉浸在5D投影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扎实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更优的公共文化服务。2020年,天津市完成第二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验收,85个街镇和236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天津市还建成图书馆分馆237个、文化馆分馆244个,并出台措施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北辰区瑞景街道瑞益园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5家单位荣获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滨海新区正式名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天津市不断推出接地气的公共文化产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天津市公共图书馆、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天津市文化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广大市民文化生活,其中2021年元旦、春节假期期间,吸引超过26万人次到馆。组织全市各涉农区举办“村晚”123场,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付村“村晚”被列为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属4家文艺院团开展百场文化进万家及“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活动,营造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
10年来,天津市文化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天津文化中心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天津博物馆“5G智能活动体验展”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5G应用征集大赛优秀奖。自然博物馆开发使用AR导览服务系统,受到市民欢迎。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还指导天津图书馆、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制定智慧图书馆体系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方案,分别开展“人文天津”“天津故事”“图书馆公开课”等数字资源库建设和以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赶大集、读好书六大功能为核心的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数字文化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坚持文化赋能
文旅融合发展迈入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市从供给侧入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非遗项目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拓宽销售渠道,实现活态传承。2021年春节,天津市在阿里平台开展“年味天津”主题直播活动,引导全市百余家非遗文旅企业进驻互联网销售平台,还邀请相声演员和曲艺节目主持人进行直播带货,带动近200万人次参与消费,既彰显了天津曲艺之乡的文化特色,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通过深入开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我们找准非遗和旅游工作相结合的发力点,加强顶层设计,讲好非遗故事,促进活态传承传播。”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天津市还着力实施“旅游+”战略,以文化赋能,发展智慧文旅,提升旅游体验。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协调美团,以市场化为路径,推进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步伐。2021年4月,美团为盘山景区提供实名预约的全套设备投入运营,游客在家就能看到景区的游玩介绍、票种展示、某时段是否有票等情况,真正做到分时预约、有序入园、人流管控。目前,智慧文旅硕果累累,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大数据平台成功上线;天津图书馆数字体验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此外,天津市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创新搭建旅游产业展览展示和洽谈交易网络在线平台,为天津聚集了人气、拉动了消费。
文旅融合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目前,天津市蓟州区、和平区、中新生态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滨海新区、西青区、和平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和平区金街文化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任在肩,唯有奋斗。在新时代征程上,天津市将汇聚起1400万海河儿女的磅礴力量,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走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河南省就革命文物保护公开征求意见2022-11-29
-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揭晓共352022-11-21
- 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安徽、海南、2022-11-21
- 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入围作品名单公布 2022-10-27
- 德国总统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访问乌克兰2022-10-26
- 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主要成果展在北京开幕2022-10-18
- 上交所:新增6家券商 科创板做市商扩容至14家2022-10-16
-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钟玲:让更多人爱上博物馆2022-10-16
- 光与影的盛宴:沉浸式美术馆“无相艺术空间”2022-10-16
-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提出“四大愿景”2022-10-16